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政策殡葬政策

著名作家魏巍遗骨安葬故土河南

管理员2020-11-16【殡葬政策】人已围观

  中新网郑州4月11日电(贾真真)4月11日,曾以一篇抗美援朝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深切感染国人的作家魏巍,终于在去世三年半后,遗骨归根故里河南省。

  当日上午,薄雾起,清风徐,魏巍灵骨安葬暨纪念像揭幕仪式在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的河南福寿园陵园内举行。魏巍的女儿魏欣、魏平、儿子魏猛及侄子、外孙、孙媳等亲朋好友参加仪式。现场亦有几十位抗美援朝、对越作战老战士来送别他们称之为“老战友”的魏巍,对其遗骨还乡安葬,感到既欣慰又悲伤。

  在风景秀丽的福寿园英烈苑内,记者看到,魏巍之墓墓碑庄重而简朴,众人耳熟能详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文段镌刻其上。墓碑的一侧,魏巍纪念像立于茵茵绿草之上。身着军大衣的魏巍昂首挺立,目视前方,目光炯炯有神,透着睿智和坚定。

  纪念像左侧不远处,是魏巍生前十分崇敬的河南籍民族英雄岳飞的雕像。魏巍的二女儿魏平告诉记者,这位常冲在战争第一线的文人,生前常称岳飞是“我的好老乡”,也曾说,人们给了他很多称号,他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诗人”和“战士”。

  对于此次安葬,魏平告诉记者:“父亲曾在日记中说,希望骨灰能够回老家,临去世还在听豫剧穆桂英挂帅,我母亲也同意了父亲的想法,又考虑到方便家人拜祭,决定将父亲的骨灰分别在北京和郑州进行安葬。”

  在2011年,魏巍的一部分骨灰首先安葬于北京万安公墓,另一部分由家人保存至今返乡安葬。魏平还说:“郑州有很多我们的家人、亲戚,还有父亲的很多朋友,他们对他都非常热情,所以我觉得我爸回来也是一个好事。他们能常来看他,纪念他。”

  今年78岁高龄的赵楼生,曾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人,他轻轻弯下身,将手中的康乃馨献在魏巍墓前,他说:“我们对魏巍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到阵地以后 ,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能把阵地的实际情况,报道给国内人民,也让志愿军从此有了一个光荣的称号。当时我们部队没有一个不知道他的,如今我们很想念他。对于他的落叶归根,我们求之不得。”而魏巍对志愿军的感情亦深厚非常,魏平说,父亲的书桌上就放着一尊志愿军塑像,他非常喜爱,收到的当天高兴得连早饭都来不及吃,连忙将它放在书桌上。

  同日,福寿园园区内的魏巍纪念馆亦向公众免费开放,馆名由魏巍生前好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题词。馆内展出了魏巍生前使用过的衣柜、书桌、所穿衣物及百余件珍贵物品,还有原国家总书记、国家主席胡耀邦阅读魏巍作品后写给他的亲笔信等。

  魏巍(1920.1.16—2008.8.24)原名魏鸿杰,河南郑州人当代著名作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