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政策殡葬政策
重庆松鹤陵园讲述传统伦理学面对殡葬业中的
管理员2020-12-07【殡葬政策】人已围观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殡葬改革的推进,殡仪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起来。这些殡仪馆都由国家民政部门主办并负责经营,国家制定殡葬服务的价格,同时给予许多优惠,从企业性质来看属于公营的公益事业单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殡葬业的发展虽然按部就班,但是却缺少动力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深入改革,以“推行火葬,改革土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也不断推进,殡葬活动不断走向社会化、法制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刚刚起步时,殡葬业尚能躲在非竞争领域逍遥一时,但是当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越来越多行业融入其中后,殡葬业开始承担着与日俱增的市场压力。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在各个领域的展开,在部分地区,非公经济已经开始向殡葬业渗透,政府垄断经营殡葬业的格局开始变化。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殡葬服务需求多样化,殡葬市场非常庞大。报载:全国目前每年死亡人口超过800万左右,其中火化占到五成,用于殡葬的消费高达300亿元。根据中国人口的发展曲线可以推测,我国老龄人口的比重到2020年大约为24%,2050年大约为35%;在2030年前后的人口高峰估计会出现死亡人口的高峰阶段。以上海为例,2030年前后的死亡人口将由目前的每年10万到16万。而在经济方面,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收入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人均GDP收入则可能会达到8000-10000美元。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人均GDP收入从3500美元向1万美元过渡的时候,人们消费的重心将由生活必需品转向精神产品。
面对蓬勃发展的殡葬市场,截至1997年底,中国共建殡仪馆、火葬场等殡葬事业单位2300多个,殡仪职工3万多人,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特殊服务行业。而到2001年底,殡仪馆1415个,职工3.5万人,火化炉4299台,火化遗体386.7万具。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757个,安葬遗体308.5万具。与殡葬业的蓬勃发展相对应,新的殡葬伦理学内容更加丰富、具体,从更多角度关注更多内容,关注个体而不忽略社会,关注死亡而不忽略生命,关注现实而不忽略未来,关注传统而不忽略创新。
三、影响殡葬伦理学的因素
殡葬伦理学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是社会历史活动和现实活动的观念产物。每一个人的死亡,不仅仅是个人的自然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殡葬伦理学不可避免受到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影响。归纳起来,影响殡葬伦理学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社会心理、社会观念、国家干预。
1、社会经济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殡葬提供了物质基础,是影响殡葬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殡葬伦理学的重要因素。
殡葬伦理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全部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特制关系即经济关系,它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另一类是思想关系,如法律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等,它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受着物质关系的制约。在氏族公社时期,由于人们的物质利益一致,所以集中墓葬是早期殡葬的一个特点。我国在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了氏族公共墓地,坟墓都集中在一起,没有贫富悬殊差别,殡葬伦理讲究平等,没有等级之分。自从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由于经济关系的差异和对立,历代统治者都非常强调“尊卑贵贱”的殡葬伦理思想。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一个歧义颇多的概念,广义上,国内一些学者把社会心理等同于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认为全部较低层次的、不清晰的、非系统的社会意识都饮食于社会心理之中。狭义上,也有人仅把社会心理规定为社会感情、风俗、习惯、成见等内容。
社会心理是构成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心理基础,具有直接性、自发性、广泛性、民族性的特征。尽管科学的发展已经使得很多人认识到,死者已矣,但是通过殡葬活动,满足人们的需要,仍对殡葬伦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影响殡葬伦理的社会心理主要有:永恒的心理(希望长生不老、万寿无疆)、归宿心理(把死亡看作是到另一个世界,好像回家一样,所以要大肆修建阴宅、大量收集陪葬品)、依恋心理(对长期共同生活的长辈、亲人的依恋)、报恩心理(把办丧事当作报答亲人养育之恩的手段)、宣泄心理(借助办丧事宣泄长期压抑的感情或失去亲友的痛苦)、荣誉心理(希望通过办丧事获得社会赞誉)、攀比心理(在丧事活动中进行攀比,讲排场)、炫耀心理中(大肆铺张,使用高档陪葬品,把墓碑、陵园修复气派,显示自己的富有或尊荣)、权力心理(有的人有强烈的支配心理,参与办理丧事时,出谋划策,致使丧事越办越大,仪式越来越繁琐)。
3、社会观念
由各种社会心理而发展出来各种社会观念,在殡葬文化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这些观念主要有:鬼魂观念(认为有地狱存在,有的人死后会变为厉鬼,可能会危害活人或向仇人进行报复)、灵魂不死观念(认为人是有灵魂的,肉体会死亡,而灵魂仍然存在)、轮回转世观念(认为人死后灵魂会转世投胎重新为人,或永远不能转世为人)、因果报应观念(认为人行善积德或做坏事,会在后代或“来世”得到报应,或受到福荫补尝,或遭到惩罚)、家庭观念(封建社会把个人的荣辱与家庭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们感到家族的人与自己休戚与共)、孝道观念(认为要对父辈实行厚葬,否则被视为不孝;所以,无论多么穷困,都要想办法使死者“入土为安”,以至于出现卖身葬亲的现象)、等级观念(社会上的等级观念在丧事中同样得到体现)。
4、国家干预
由于殡葬文化具有潜移默化中传播主流思想的功能,直到使人们遵纪守法的作用,防止人们在殡葬中“僭越”,所以历代统治者不仅发布政令、法规,强制人们执行,而且常常对那些遵守规范的人进行褒奖,加以引导。也正因为历代的殡葬伦理只体现某一个阶级的思想,所以,我们今天要进行殡葬观念和殡葬形式的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聚合标签:殡葬法规
有用+1! ()
更多相关
随机图文
-
生态融入,创新思维
2017年5月9日,由中国殡葬协会主办,公墓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第36期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在上海福寿园培训中心开班啦!本期培训班共计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84名 -
全国第七期殡葬鲜花花艺第四期殡仪礼仪培训班火热进行中
7月9-11日,在天津举办的“全国第七期殡葬鲜花花艺第四期殡仪礼仪培训班”进入了主题授课及实操阶段。主题授课培训期间,宣日平、方松鹤、吴晓兵、赵勇、丁灶等五位 -
渝北区首次免费公益集中安葬仪式在区天合陵园举行
为了让逝者入土为安,魂归大地,让生命在自然中永恒,2017年11月16日,渝北区首次免费公益集中安葬仪式在区天合陵园举行。渝北区民政局张强副局长、区殡葬管理所范尚 -
鉴赏 | 世界上最艺术的墓园
公墓十分静谧,来这里看墓碑就像是雕塑,好像在比着谁家鲜花开的好一般,墓园就是一个争奇斗艳的花园,死亡的恐惧我想长多大都不会忘,小时后到现在并没有多看的开,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