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指南殡葬指南

重庆墓园文化-墓志铭

管理员2019-06-08【殡葬指南】人已围观

  墓志铭,是生者对死者一种感情的喷发,心灵的呼唤;它似诗,如火,更像是一条唱着生命赞歌、奔腾不息的河。那天,在重庆墓园,在迷濛的春雨中,我默诵着那些撼人心魄的墓志铭时,心里就充溢着这样的感受。

  我在陈望道先生的墓碑上,看到了雷洁琼先生题写的“革命先驱,万古长青”8个大字,还看到了周谷城先生题写的“望道先生,一代名人;事功学问,遐迩同钦。待人以宽,律己不苟;德高望重,典型永存”的挽辞,表达了对这位革命先驱的崇敬之情。“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动,内外交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这是徐匡迪同志为当年的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潘汉年题写的墓志铭。潘汉年同志一生功勋卓著,尤其是民主革命时期,贡献更多,倘若全写入墓志铭,非一本大书而不能容纳。徐匡迪同志以市长身份怀市长,不仅言简意赅,而且非常切题。区区24个字,就彰显出了潘汉年同志在上海解放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所作出的历史功勋,令诵读者无不肃然起敬。墓园里,还有不少颂扬英雄烈士的墓志铭,每读一遍,都会令人热血沸腾。比如,光明日报社记者许杏虎和妻子朱颖的墓碑上,刻着他们牺牲前的那句豪言:“不要让和平的多瑙河蒙上鲜血,别为我哭泣。”另外,还有徒步走中国的壮士余纯顺、好民警肖玉泉和党的好干部赵为民的墓志铭,虽都只是寥寥数语,却尽显英雄本色!

  一旦重庆墓园里有了文化名人的身影,墓志铭也必定会反映出他们的追求和情趣。请看“五音呼唤即至,四声不召自来”,寥寥12字,把著名语言学家张世禄先生活脱脱地推到世人面前,极富灵气。“风格了如人格,文心通向天心”,写出了著名作家许杰教授对莘莘学子的谆谆教诲。“格在梅以上,品在竹之间”,自古而今,中国文人重义轻利,就连在考虑身后传什么给后人时,都表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品格。张祖烺老先生的墓志铭就是一例:“入室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传家无别物,唐诗晋字汉文章。”何等高雅,何等潇洒,直令天下学子心向往之。 .

  说了庄重的,再说幽默的。有一位郑先生的墓碑上,刻有俞振飞先生题写给他的两句诗:“昨夜阿谁扶上马,今朝不省下楼时。”区区十来个字,便把这位先生的狂放与才情,刻画得惟妙惟肖,观者无不莞尔。

重庆墓园文化-墓志铭

  天底下最真挚最无私的感情,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了。重庆墓园里,最催人泪下的墓志铭,就是那些由父母刻在儿女墓碑上的。一对父母含泪对自己4岁就夭折的孩子说:“若能时光倒流,我们将寸步不离陪伴你,抚爱你,直到永远。”父母们天天思念儿女在梦中,他们希望,生与孩子在一起,死也与孩子在一起。正如一对父母对13岁夭亡的孩子说的那样:“生命轨迹是圆,三口之家是缘,同眠一方是园。”

  是啊,天上人间,虽是咫尺天涯,但思念可使亲人们心灵相通,真情可使亲人们永远在一起。

聚合标签:墓志铭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