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阿卯的丧葬习俗你知道多少?
管理员2020-03-05【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苗族迁徙的离奇,是苗族丧葬文化的滥觞和繁缛,它反映着本民族人们的民族心理、社会理想、宗教信仰,不同层面记录着一定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自古以来,苗族对丧葬极为重视,礼俗隆重而繁琐,从棺木备置、守床送终、发丧成服、穴址勘造以至葬礼、葬式,均十分讲究,其丧葬形式,在历史上很复杂。古代苗族丧葬,见于记载的有洞葬、悬棺葬、土葬、树葬等数种。洞葬:即人死入棺以后,要把灵柩停放在天然的岩洞里。
苗族老年人去逝,忌言“死”,称“百年归天”或“老掉了”、“做客去了”;中青年夭折称“不在了”或“走那边去了”;婴幼儿死亡叫“逃了”“丢了”。老年人、长辈病重期间,孝男孝女都要认真照料护理,称为“守床送终”。
人在弥留之际,落气后要将其挪至门板上,称为“停床”,所谓的“床”是门板用条板凳支起来。儿女们为老人穿好寿衣后将其摆放在床上,脚朝外,用一丈二白布(青布)盖上,然后安排四路人马给至亲好友送信,请他们来探丧,瞻谒遗容,称为报丧。报丧告知是谁去世了,什么时候入殓,什么时候告辞(上山)。
入殓要请年长或长辈来装典,用香樟树枝或扁柏枝叶熬煮水洗身或用酒洗,俗称“净面”;旧古时,要给死者新打一双草鞋和麻布做一双袜子,衣裤穿着只穿单数,禁穿双和不带衣纽扣。
入棺后(或上山下圹开棺时)穿的草鞋左右对调,表示“叶落归根”不会再回来扰乱人间。入棺中有的还要用把小刀在死者手指甲和脚指押上括一下,用蜂腊沾走指粉,据说这样做,可把好的留下,把不吉利的带走,不引活人魂魄。用麻布缝个小口袋装上死者生前喜食的食物放在左下侧,以作路上食用。装典盖棺前孝子给死者洗最后一次脸,表示感恩孝终,并叫请遗属和亲友瞻仰遗容,表示验看,俗称“现殓”。
盖棺不钉钉封棺,以便亲友瞻谒。苗族丧葬一般不择吉日,当天即可安葬,通常是三天安葬。在停丧过程中,有少数姓氏,停丧一天须得宰杀一只羊或猪作为孝敬死者,后逐步改为鸡或蛋的做法。多数苗族在上山当天都根据人客多少,杀一两只羊作为答谢帮忙弟兄和前来掉丧的三朋四友。
旧时发丧的形式,由执事(总管)安排人从屋内把棺材抬出,对棺材进行捆绑(有八抬绑法或十六抬绑法),执事者喊声孝子先抬龙杆,其他人一涌而上抢着抬,发殡的路上由一名手握一把弩与三棵箭的人开路,保一路顺达墓穴地,从一侧反映了苗族迁徙的艰难万险。
抬到勘选处,用两条长凳呈放棺材,开始打井,井挖好后在山上找来垫圈草清扫井底,用绳把棺木吊下去,称为下圹,根据前山后山拿木棒调摆为一线,用伞或布遮挡天,然后再开最后一次棺孝子给老人整理穿戴,亲友瞻仰遗容默哀,以示永别,称“清棺”。
清棺后盖棺,帮忙的人才七脚八手地回填土方。坟堆垒砌好后,用铲耙围坟拖画一圈,表示完工请死者安息并管好自己的家屋。帮忙人在回程途中,走在最后的人要用刺棵棵封柵三道路卡,以示此路不在来往。
聚合标签:丧葬习俗
有用+1! ()
上一篇:藏族丧葬习俗与藏族灵魂观的关系
下一篇:民俗民风:苗族丧葬习俗
随机图文
-
什么叫喜丧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顺,六十知天命,七十古稀”。这些岁数对于中国来说应该具有特别的含义。人到了80岁以后就是高寿了,所以这个岁数去世的人的葬礼也叫喜丧。但也有一说是需过百岁。 《清稗 -
南岸区开展“群众满意殡葬服务”评选活动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民政局“新时代大爱民政”建设行动部署,南岸区民政局根据“新时代大爱民政建设行动计划”,近日开展“群众满意殡葬服务”评选活动。 活动按 -
江苏如皋丧葬习俗
旧时,民间丧葬礼仪程序极繁冗,多封建迷信之举。 大致为: 病人弥留之际,家属在场送终;人死后,即派人或发烧角信、电讯将死讯告知亲友。死者经理发、搌身、更衣后,从停床移置棺盖,用高凳搁于堂屋正中,男称“寿终 -
重庆墓园迁坟的那些事儿
在中国传统意识里,落叶归根是头等大事,但已入土为安的灵魂,想换个住所,这里的规矩多数人都不会理解这其中的奥秘和原则,在重庆墓园那些迁坟的那些事儿,这中间有多少说法,让我们往下看,一起了解下迁坟的那些规矩。 迁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