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解析民间旧时有着怎样的殡葬习俗呢?

管理员2020-04-04【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民间不同地区的习俗不同,比如在西部地区,白叟临逝前,子女要为他洗脸净身,穿好“老衣”。快咽气时,要把白叟抱着坐到炕下的木凳上,若死在炕上便是背了“炕基”,到阴曹地府也一直背在身上。给口中含一枚古币(锁口钱),用线拴在脖子或钮扣上。含锁口钱的意图一说是让逝者在通往阴间的路上有钱花,一说是防逝者到阴曹地府信口开河。咽气后,家里的人将逝前的铺盖放到大门外,在大门口燃烧事先扎好的纸马,叫“上路马”;在地上铺垫与逝者岁数相同的若干根谷草,称“岁数草”,再将逝者头向门口停放上面,用白纸置面(代表被子)。在手腕上拴一荞面饼,称“打狗饼”;双脚用麻绳子绞绊,称“绊脚绳”,以防惊尸;灵旁拴一只公鸡,称“倒头鸡”或“守灵鸡”;大门外燃烧“倒头纸”。遂挂纸条一束,表明有丧。随即,在停放逝者的两旁铺上麦草。白天,孝子们按男左女右的方向跪在麦草上,叫“跪草”;夜里睡在上面,叫“守灵”。一旦离开灵堂,手里有必要拿着丧棒。凡来祭灵的儿孙及亲属均要戴孝。亲生儿女、儿媳戴长7尺、宽7寸,从头顶顺脊背而下拖至地面,用细麻绳系腰的拉孝;其他孝子均戴白布孝帽。出葬前,孝子不能吃荤、喝酒,不能歌唱、说笑,不能训人、骂人。

  白叟逝世第二天,本家的人要通知邻居,称“报丧”。报丧的人在路途中或院子里遇见不论是大人仍是小孩都要“叩头”,且不能 进人家的屋里。随即,请逝者外家、娘家来人祭拜;请阴阳为逝者念经超度,卜定葬埋日时;请纸匠为逝者做纸活。纸活用茜芨或芦苇扎制,彩纸、剪花表糊而成,有五供养、四合头、小七星件、大七星件、十供养、十全等。“五供养”为上平房、左右侧房、门房、小花架5件;“四合头”为两层上房、左右侧房、过亭共4件;“七星件”是在四全头的基础上添加“灵堂”、接应幡、“人”(伺候逝者的金童、玉女)和“马”(逝者的乘骑)三件;“十供养”是在“七星件”的基础上添加“轿车”、“鹿”、“鹤”、“靠山”、转灯等;“十全”是规划最大、层次最高的纸活,除“十供养”外,另加守门狮子、硬灯照等。现在比过去又局面了许多,在此基础上还添加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手机等现代化生活用品。纸活备齐,即设灵堂。先在尸身前用木板搭架,上摆纸活献饭,桌上摆放灵牌位和遗像;在四周悬挂用白纸凿成的灵条。灵前再放小几称供桌,摆放香炉、灯、酒、供祭灵者点纸用。

  停尸时间由阴阳卜定,少则2天,多则10天。出殡前孝子请外家或娘家来人看过亡人,若无贰言,即“入殓”。入殓时,在棺材底下撒一层麦草,麦草上铺好红布褥子,放好枕头,枕下放几本书,表明亡者后辈知书达礼。将逝者安放在棺内,盖上红布或红纸。入殓毕,然后请阴阳设坛打醮,颂经超度。当夜要“悼醮”,也叫“悼方杆”。由阴阳诵念咒语,招来本姓中已故的三代宗亲、男女老幼以及全部无人祭祀的逝者鬼魂,一边颂经文,一边一勺一勺往户外撒饭食,叫“放舍饭”,供招来的鬼魂享用。在下葬的前一天晚上,要为逝者举行一次盛大的祭拜和悼念活动,叫“家祭”。家祭一般在晚上七、八点进行。家祭时,孝子们头戴白帽,身穿孝服,一手扶丧棒,一手点香表,跪于香案前。先由子女和媳妇为逝者洗脸,洗后的污水各人喝一口,不能倒掉;后由长子敬饭,长孙敬茶,重孙敬果。随即,进行祭拜,其仪式极为复杂,有时要继续多深夜。祭文多为颂扬逝者功德,诉说祭拜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属同一辈份的,行一道文,先老一辈,后后辈。逝者的儿子不同于一般人,须行“三献正礼”,时间长、礼数多、祭文也长。在祭拜中,先生念祭文一遍,阴阳诵经一遍,吹手绕孝子缓步吹奏三回,如此反复,叫“游食”。游食毕,即“领羊”,一般牵两只公羊称“灵羊”,作为逝者的代言人与孝子和众亲友“搭腔”,当人们猜准逝者的心愿时,羊即摆头、抖身,众孝子叩头恸哭。

  起灵前,阴阳持灵前烧纸碗、盆,猛击棺材大头,将守灵鸡摔出门外,口诵经文,意在赶灵起程。亲友、家门中强壮者抬棺材出门,由长孙或幼子擎“灵幡”(俗称“引魂干”),于灵前呼其爷(或父)前导,长子伏棺下屈腰“背棺”而行,一孝子用白布牵引灵枢,一孝子沿路撒纸钱,称“买路钱”。送葬时,走得越快越好,因为黄泉路上无客栈,不然魂灵就没有归宿。送葬部队路过人家时,人们在门前燃火以示驱鬼。

聚合标签:丧葬习俗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农村丧葬风俗农村丧葬风俗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