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庐州丧葬风俗—凤支龙脉可堪寻

管理员2020-04-08【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偷大碗,叫“偷寿”

  生生死死是自然规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不例外。但人们善把死亡举行一整套的仪式。就肥西而言,有以下礼俗:

  老了。花甲之年以上的人,死时称之“老了”;知天命之年左右的人,鼻子没有风时,称之“住寿”;不惑之年以下的人,英年早逝或夭折的童子,叫“死了”。我所要讲的丧礼举办,是知天命特别是耳顺以上直至耄耋之年的人……老人丧宴可白事当作红事办,丧宴用酒,称寿酒;70岁以上的老人丧宴,吊客会把吃席已用的大碗偷装起来,叫“偷寿”。回家给孩子用寿碗,可减疾消灾。

  大凡人们在临终前,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情况下,家人预感到死亡的到来,即到庄外的稻草堆拔捆瓤草(合肥土话称稻草叫瓤草)放到堂屋,以堂屋坐落方向,男左女右撒个地铺,将病危者及其垫盖移到地铺,称之老单,且头朝上沿。亲人忍之不作恸哭,以免病危者难受速走。直至老者鼻孔住风断气了,亲人才放声撕心裂肺地痛哭。亡者倒置,头朝下脚对上,脸蒙上一张火纸,按其年龄数,用白线做一束环套箍并起双脚,叫“攀脚线”,整理好已穿的三腰五领老衣,戴上一顶传统的老人帽,头前安放一盏香油灯、一个烧纸钱的老钱钵子,烧纸祷告亡者领钱慢走,孝子贤孙按尊辈长幼亲疏不同披麻戴孝,且嫡子腰箍草绳。

  办丧的头等大事

  1949年前,那时家里“老人”,尚戴“鞋孝”。三代或四代以上人“老了”,贤媳淑女忙长(缝贴)鞋孝。亡者儿媳用白布把脚上穿的旧布鞋蒙上一层,针线缝牢,且鞋口不滚光圆,使其周边露出毛须布边。侄男女媳同样的鞋孝,只长鞋的大半截,而且是光口鞋。孙男女长小半截,重孙辈长鞋顶尖一块,且做上红球,或象征染一点红。到五七这天,戴鞋孝的每个人做双白鞋,叫“五七鞋”。再后来,除了孝子孝侄穿三年鞋孝,其他人就不用穿了。

  进材。亡者尸体冷却后,就要进材。棺材是办丧的头等大事。若没有寿材,千方百计想办法,拆门弄四块木板来,都要钉口棺材。棺材根据亡者年龄的大小和职分的高低,分别用大板凳或小板凳,架在亡者的老单旁。揭开棺盖,打扫干净,将事先备好的筛过的适量细灰土及石灰粉弄到棺旁,棺底先撒铺较厚的一层细灰土,再蒙铺上一层石灰粉,石灰上面按亡者年龄,铺上数张火纸,最后盖上一层白布。

  这事都由亡者断气后,导丧人领着披白代孝的孝子,求来左右邻人共八位,举重操持。接着就用破成两片的长篾片,分兜住亡者的上身肩部和臀部,握篾的、托头的、扶腿脚的——“一,二,三”,很利落地将亡者轻轻放进棺材里,托平、理顺,还要孝子把穿在身上的热内衣脱下来,塞贴于亡者旁,再把棺沿上的四棵“牌销”旁垫上火纸团,最后盖上棺盖。亲人停丧,揭下头上的孝白。

  桐油石灰封严实

  堂柩和掩殓。亡者长也,在家堂柩三天。早晨出材,当晚必须掩殓。事先备好桐油掺石灰粉和成硬泥状。亲人哀丧,鸣锣放炮,举重人揭开棺盖,孝子把亡者遗容清洗干净。用长纱绳作线,两头掐中棺材的大小横头的中点,再用线段系小钱物,垂吊着,对准亡者鼻尖,叫吊向,使其稳睡在棺的中心。此时,所有吊客包括家人,头顶孝白,排成长串,紧紧环绕灵柩流走一趟,与亡者见最后一面告别。仪毕,棺盖盖严,且将棺盖的一道接触隙缝用桐油石灰泥封得严严实实……

  出材。得避开亡者家人,故又叫“偷柩”。视屋路深浅,有明出(天大亮)暗出(摸黑)。八位举重早已备好绳索撬棒,翌晨,准时赶到灵堂,把棺柩捆绑好、撬扎牢,闷声不吭,若有障碍和不妥之处,伸手捣他人一下,打个手势,然后互相瞅一眼,一旦抬起棺,就不再回头望。小心慢步,将棺抬移至按“山人”(土话:看风水的人)指示的方向,落放到事先安排好的两条板凳上。这时,举重们返回洗脸、喝茶、休息。孝子适时赶来,且拿来老钱钵烧纸,插幡(山人用纸剪的花束),静静的候棺守灵。

  山人摇铃领路

  上山。抬棺赴柩地场,通常叫上山。棺柩在村外旷地静等,孝子守候,家人吊客早餐完毕,一齐走向灵场,准备护送亡灵上山。

  山人先生手执摇铃站在棺柩前头,面对众人,八位举重整理捆绑棺材,场面忙碌。一切就绪,且待一令。摇铃“当当”响起,山人哼念——听不清弄不懂——嗯嗯嗷噢……最后“叮叮当当”声停下,示意出发。同时爆竹炸响。亡者直系晚宠,拨插挂幡棍棒,高擎引路;八位举重同时起棺柩,悬空,抄先的那位举重者,一脚踢倒老钱钵,并再给一脚踏破……孝子磕头拜谢举重者。快到柩地场,呐喊声接连不断,最后音落柩到。此时孝子磕头谢孝,吊客一齐揭下头顶孝白,返回休息,留下孝子守候。举重整理柩地,安棺理棚。

  上坟,当天傍晚,家人盘端三个祭碗和一饭一酒,带众亲戚及所有吊客前往坟场。妇女抄前,伏柩恸哭。纸烟残灰碎屑腾飞,同时伴随爆竹声声。一会儿纸火灭,爆竹声停息。有时司礼者为给孝子省时方便,在坟场来个磕拜,集体谢孝。礼毕。

  一火焚成白玉楼

  五七。人死后一个月(30天)这天叫“五七”。顾名思义,按规矩是35天,但人们把每七扣一天算,正好30天。若家境贫寒,便买点火纸,办几个祭碗,去上个坟。一般大多都在五七这天给亡者烧家(烧灵)。

  制灵由山人独家经营。五七前,山人家来一个或几个人,根据经验常识,主家将扎灵材料备齐,山人就在家给亡者“盖家”,说白了,就是糊纸房子,跟活人建房一样的形式,但比活人盖房容易、轻便、速快。两三个人两天就能将亡者“大厦”落成。大门对联写着:千工造就砖凡屋,一火焚成白玉楼。

  五七烧灵这天,客人多多。家人将纸灵、“家具”拿到选定的火场,扎好,支稳,除了门口留适当一条给亡灵走的路,整个“村庄”内放着荒草、稻草。山人先生站在祭桌前,手执摇铃,面对大家念经,最后紧摇一下,叫一声“发火”。在爆竹声中,亡者儿侄手擎火旗,将纸屋子燃着。

  藏坟(材)。藏坟又叫归土,是人死后最后一个礼仪程序。老年(60岁以上)灵柩野外露柩三年,中年人两年或一年。藏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藏的,它要到寒节——大寒,有时趁天气好,小寒也可以。

  凤支龙脉可堪寻

  在土地私有制的社会里,地主家请来山人先生,在所有的土地上左右前后寻找“凤支龙脉”,最好是“活龙口”。穷人家可怜,家有枯柩无地可去,负债也得向地主家购买地质一般且价格昂贵的阴地。无力买地的人家,野柩的时间就要延长,甚至十年八载。这样的柩主,到了寒节,就要流泪哭泣——无能将上人归土……现在,大寒的某天,柩主请来山人,拿着罗盘,在自家的生产队有权使用的土地范围内,选块阴地,定好向桩……求来八人举重,办一席丰盛葬宴,通知直系亲属和嫡亲,饭饱茶毕,奔赴柩地场,焚纸钱,将灵柩请走。通过扒柩拆棚或毁草包(有的灵枢用草包包裹起来),扎棺绑材,孝子领路撒钱,移至坟场。棺柩落下后,八个举重者手脚并动,凿井、下棺、复土、堆塜成坟。

  人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常人说:人死如灯灭,赛如汤浇雪,要想还魂转,海水捞明月。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农村丧葬风俗农村丧葬风俗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