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无为县民俗风情

管理员2020-04-08【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无为县民间习俗至繁且琐,既有宗法礼教之沿袭,亦有封建迷信之掺杂。今者知之已不多,因就记忆所及,笔记5则。

  岁时

  无为县新年习俗

  鸡鸣起,具衣冠,焚香点烛,燃油灯,放花炮。继则1人执灯笼,1人托烧红之香基(铁制,如元宝状,中空,两侧有耳),频浇以醋,使烟雾弥漫,遍行堂前屋后。有于堂前设香案、摆3牲(公鸡、鲤鱼、猪头均腌制)者,则先在案前礼天地神祗,再趋香火(亦称“香烘”,供祖先牌位之处)前,拜祖先,贺长上,然后鸣爆仗,开大门,去城隍庙、土地庙礼拜。至是里党亲朋交相拜贺,一般不必亲至,送名刺而已。名刺,即名帖,俗称名片,纸上印姓名,亦有印籍贯、职称,新年用者多为红硬纸,平时用者乃为白光硬纸。

  男子出门贺岁,见尊长必跪拜,平辈则拱手或作揖。拱手,两手握拳合抱,示敬意而已;作揖,则身微弓,抱拳自下而上也。女子则不得出门,俟“人日”后始可。人日,正月初七也。据传,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犬日,初三为豕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故云。女子谒亲友,必携糕点礼品。

  客来,除糕点香茗外,无论贫富,均款以元宝茶,即用茶叶、八角所煮之鸡蛋,又称香蛋,极可口。

  3日后,亲友即相互设筵延请,谓之年酒;二月间,治酒延亲友,则谓之春酒。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亦称上元。古俗张灯为戏,故又称灯节。是日,焚香烛,鸣鞭炮,撤香案,新年即告结束。无论贫富,均食元宵。元宵,糯米粉制,嫩软适口。无为县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日,家家门前插柳枝,晚焚纸箔,追念祖先及亡故亲友。纸为大表纸,用木铳锤纸,纸上现铜钱纹,即是;箔为锡箔,涂金属粉,银白色,摺成元宝状。二物均作冥锭用。

  清明节前后扫墓。新丧者则在清明前3日内。扫墓时,冢上置1方形土块,插白色或黄色纸幡;冢前奠以肴馐,鱼、肉、蛋共3盆,酒1盅,饭1盏,箸1双,然后焚香鸣炮跪拜如仪。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学校常在此前后期间,组织学生远足,踏青之遗意也。

  无为县端午节习俗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亦名端阳、重五、重午。是日,门插菖蒲、蕲艾,梁悬端午符,由道士用朱笔绘于黄纸上,亦有堂悬钟馗像者,均驱鬼辟邪之意。妇女着绒花;儿童着新衣、新鞋。鞋头绣虎形,腹系花兜肚,内盛蒸熟之咸鸭蛋,并食烧大蒜,云可治腹痛也。家家食角黍,即粽子,以芦叶裹糯米煮成;亦以此馈遗亲友。

  正午时,堂上设香案,案上供菖蒲、蕲艾各1盆,蒲、艾均缠红纸条一束。点香烛鸣鞭炮,熏香基,合家跪拜如仪。同时雄黄浸水稍加酒,以艾叶蘸之遍洒屋角,口中频念曰:“洒五毒。”五毒,一般指蝎、蛇、娱蚣、壁虎、蟾蜍。又缶中设火灰,上加干白芷、干艾叶,烟熏房间,俗谓熏蚊虫。

  中餐,菜肴丰盛,饮雄黄酒,于杯中放雄黄末些许,酌以白酒,酒后则蘸雄黄酒末,书“王”字于孩童额上。

  下午,家家炒新蚕豆,大人小孩均喜食之。

  是岁如雨水匀调,则竞渡龙舟,锣鼓喧阗,游人杂沓,极一时之盛。无为县中元节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晚间,家家焚纸箔,以悼亡者,亦有以大表纸剪成衣裤状,焚给无主孤魂;并有盂兰会,街心筑木台,延僧坐台上,诵盂兰盆经,以超度孤魂野鬼,诵经毕,亦有放莲灯于河上者,灯浮水面,灿若繁星。

  是晚,家家门口悬灯,多租汽油灯,灯上缀以流苏;亦有纱灯,走马灯;贫者则点1煤油灯。灯烛焜耀,彻夜乃止。

  无为县中秋节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晨食糍糕糯米制品;昼间亲友互馈月饼、菱角;晚间祀月,待月东升时,设香案供月饼、芋头、菱角,先焚香跪拜,然后品茗食月饼菱角。

  无为县冬至日习俗

  冬至日,族众合祭于宗祠中。有新丧者,须入祠题名于龛中牌位上,备筵席以祭之。开祭时,族长领首,按辈份,分长幼,跪拜如仪。祭后入筵席,亦如之。

  无为县腊八日习俗

  农历腊月初八日,为浴佛日。初,寺宇设会,煮腊八粥以供佛;后流行于民间,是日亦食腊八粥。粥以糯米煮之,加莲子、桂园、大枣各果品,用青、红丝作点染,合糖食之。无为县送灶习俗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夜祀灶神,谓之送灶。习俗,家家做送灶粑粑,用籼米细粉和水揉之,捏成凹字形,边缘薄,中空,实以馅;馅有豆沙、萝卜泥、芥菜屑等;再封口,置锅内蒸之。无为东乡无此习俗,不知何故。

  送灶时,先陈祀品于灶上。祀品或为糕点,或为粑粑,多少不一,唯灶糖则不可缺也。灶糖,麦芽制成,白色,比蚕豆略小,食之胶齿。盖欲灶神食之,齿胶粘,上天不能奏坏事也。再燃香烛,焚灶疏,合家男妇,—一叩首。灶疏,道士所为,黄纸,木版印刷,上填合家男子姓名,祈求灶神“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也。

  除夕夜接灶,礼品简单,无灶糖、粑粑等物,唯焚香跪拜而已。

  无为县小年习俗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为过小年,下午悬祖先影像,摆设酒肴,燃香鸣爆,焚烧纸箔,合家依次跪拜,谓之接祖。

  无为县除夕习俗

  农历腊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易桃符,换新灯笼(灯笼有方形,有椭园形,篾制糊以纸,再用红纸剪贴姓氏或“平安”二字,以熟桐油油之,稍透明。是日晚间,或于堂前设香案,案上陈鸡、鱼、肉3牲,先跪拜于案前,礼拜天地神祗;再于香火前摆酒肴,祭祖先。祭毕,合家团坐食年饭。至夜,卑幼礼拜于尊长前,谓之辞岁,尊长则赐以压岁钱。亦有围炉不眠,谓之守岁。

  习俗尚有以已燃木炭置盆钵灰中,次日大年初一以此引火炊灶,谓之隔年火。无为县婚礼习俗

  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旧社会之婚礼,一仍旧贯,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实为变相买卖婚姻也。

  男家请媒向女家提亲,女家应诺,男家备礼求婚,是谓纳采。

  男家请媒问女方出生年、月、日、时辰,俗称八字,是谓问名。

  问名后,古时归卜于宗庙,今则将男女双方八字交卜者占算,得吉兆,复备礼请媒告女家,婚姻大事于是定,是谓纳吉。

  男女两家缔婚后,男家诹日具书,备衣饰礼物等聘礼送女家,是谓纳徵。徵者成也,纳币以成婚礼。因宋时避讳,改称纳尔,俗称过定。

  男家纳徵后,择定婚期告女家,女家受物复书,是谓请期。

  女家同意婚期,即备衣饰、家具送男家,俗谓陪嫁妆。富者所陪嫁妆,竟有朱漆寿棺1对,则物物齐全,可以想见。至婚日,男家舁喜轿、礼品至女家迎娶,是谓亲迎。古者新婿亲自迎娶,今婿不往矣。

  六礼亦有精简合并者,然以纳徵亲迎为重。盖纳徵即订婚,亲迎即结婚也。

  亲迎日,男家租喜轿。轿雕龙画凤,围以彩色小灯泡,备极华丽;轿顶扎红绸彩球,分垂四角;轿前后是红灯笼两对,燃以红烛;轿门前挂1筛镜。筛镜,系竹筛上糊红纸,再以金箔纸剪八卦形贴红纸上。八卦者,为乾、坤、震、艮、离、坎、兑、巽者也。轿内座下,置铜脚炉1只,炉灰中有燃着之木炭;公鸡1只,红绳扎其足;万字糕两条,供新娘踏足用。喜轿后舁方箱,箱中置礼品。前有鼓乐导迎,1人提爆竹篮,篮周糊以红纸,沿途燃放爆竹。乡间则有揪提篮者之耳之习俗,谓之摘扁豆,不知何意。

  贫者所租喜轿,多为青布小轿,上复红布,前悬红灯笼1对。随行者仅提爆竹篮及担衣物而已。

  喜轿至女家,女家闭门不纳,索“开门包”后,始燃爆竹放喜轿入,至家堂前,轿置芦席上,不得着地面。

  女数日前已卧床上,日食鸡蛋、枣栗之物,不进饭粥。盖迎亲日忌解大小便也。至是,盛妆,穿红着绿,头顶盖1红巾,由父兄负至轿中。轿出门,母嫂等妇女均哭泣,云愈哭则家愈旺盛也。

  喜轿所行之路,往返不同,忌走回头路也。走回头路者意谓夫亡再醮也。喜轿至男家,亦置家堂芦席上。时生肖属羊属虎及孕妇寡居者均忌见。至吉时,鼓乐齐鸣,燃放鞭炮,由两老妇开轿门,扶新娘出。两老妇,俗称接轿奶奶,需夫妇双全,子孙满堂者。轿前地上铺布袋,新娘行袋上,袋子前后更迭。袋,代同音,俗称接代。

  至洞房,床前设方桌,燃红巨烛,烛上彩绘龙凤。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再拜床公床母,然后交拜,谓之拜堂。继则新郎新娘坐床上,行合卺礼,饮交杯酒,即1红绳两端各系1杯,中盛酒,新郎新娘各执其一,交互呷之。合卺后,新娘换童鞋。童鞋,色紫、软底,能着新鞋上,新郎则挑去新娘盖头红巾。新郎与新娘至是始相识,继食团圆饭。菜为10碗,有鱼圆、肉圆、鲫鱼等,均取吉利意;须整鸡,鸡口衔红枣。鸡与鱼,均不可食。席为圆桌,新郎新娘坐上首,接轿奶奶分坐两旁,余六人均童男童女。新郎新娘不举箸,陪坐而已。其时,宾客来贺,厅堂前大开筵席,觥筹交错,极尽欢乐。筵后,同辈亲友闹洞房,亦有藏匿洞房中,听新夫妇话语,以作笑料。

  次日晨,新娘之兄弟来贺,亲朋亦纷至沓来,欢宴3日。第三日,家堂前铺红毡,新婚夫妇拜翁姑及兄妹等,并请族属亲戚遍拜之,谓之拜人。

  一月后,新婚夫妇去女家,行拜门礼,谓之回门。筵前,岳母招新婿入后堂,食鸡腿,俗谓拉鸡胯。凡新婿初入岳家必如此。入筵,新婿坐第一席,酒过3巡,即食饭。新婿碗中饭将食完,新妇之嫂辈立身后猝以饭扣碗上,婿虽已饱,仍得食完;有于饭中置盐末,咸不可食,则为恶作剧矣。此习俗盛行于乡间。

  贫苦之家常于男孩幼时抱1童养媳。至成年,婚礼极简单,焚香烛,燃爆竹,新人拜天地、祖宗、父母、亲友后,欢聚会餐,谓之圆房。

  旧时婚礼,大致如此,乃笔者亲历亲见之事也。至于文明结婚,有而不多,拘于习俗也。文明结婚,仪式简单,先布置一间礼堂,张灯结彩,桌铺红毡,上燃红烛。新郎新娘并立台下,新郎多着中山装,新娘则更新衣,外披水红绸纱,顶有红纱球。两小儿为傧相,牵纱立其旁,主婚人及证婚人立台前,致贺词,签章于结婚证书上,新郎新娘鞠躬致谢。礼毕,举行宴会,尽欢而散。无为县丧礼习俗

  旧社会丧礼极为繁缛。棺木、衣裳皆从厚。棺有对墙、三元、五底及标皮板之分。对墙,杉板10块,底3,盖3,两旁各2,前后和亦各2,生漆弥缝,不用钉。富者多生前置办,内外以漆拌瓷粉涂之数层,光可鉴人,谓之寿材或寿器。三元,杉板12块,底、盖、两旁各3,前后和亦各3。五底,杉板20块,其数各为5。标皮板者,板薄而短窄,仅足纳尸而已。极贫者常乞慈善机关施以薄棺,即此也。

  衣衾,富者有五领三腰丝绸到底之说,即上衣为5件,下裳为3件,皆绸制,实以丝棉。有生前已制成,谓之寿衣。贫者随身衣服而已。清时,为官者衾衣为清装,黼黻朝珠马蹄袖;一般平民则为明代服装,园领、方巾、厚底靴。此即所谓生降(指生前着清朝服装)死不降(指死后仍着明朝服装)也。

  病者危笃,则着生前衣履,撤帐去枕,仰卧于床,并于户外焚纸轿。如有子孙外出必俟其归以诀别者,则灌以独参汤,可延一二日不绝气。气绝,面复以绸巾,贫者复以大表纸;两手使微握,持面饼7枚,以棒穿之,谓之打狗饼,言死者去阴间,途遇恶狗投以饼也。床前点油灯,燃香烛,亦有置饭一盏,鸡蛋两枚,子孙跪床前,合家举哀。死者有女,女以大表纸9斤4两作冥钱焚之,例也。于是遍告亲友,谓之报丧。亲友来,孝子—一泣跪。

  入殓前,死者更寿衣,是谓小殓。先汲河水以新布巾拭身,前胸后背各3下,妇女梳头,亦3下。所更寿衣,置斗上筛中。斗内放香油灯盏,燃灯芯7根,斗上置竹筛,筛上置寿衣,寿衣披孝子身,然后为死者更之,再剪孝子衬衣领稍许,塞死者之领;死者手足均以丝棉套之。其时延道士至床前诵经破煞。道士一手振铜铃,一手持刀夹碗,洒以茶叶五谷米,呼曰“起”,则舁尸入棺。一人急取床下垫草及生前所着布鞋,于大门外当街焚之,俗称烧下床草。尸腰系以棉纱,年几何则棉纱为几根,入棺时可托腰部也。剪其末端,即所谓寿纱。如死者年过花甲,人多索之,以系小儿胸前。

  死者入棺,是谓大殓。殓时死者口中旧曾有含铜钱之说,后未见之。死者首枕鸡鸣枕,枕为红绸缝三角形,中实以草灰及冥锭灰;足踏蹬脚炭,即木炭围以红纸1条;空隙处塞灰包,灰包以大表纸包草灰,数与死者生年等。上复以绸被,棺口嵌方形红绸,以掩其面。原掩面之绸巾则珍藏之,作为纪念。子孙临棺泣诀后,加七星板,复棺盖,钉以钉,漆封口。棺前设案,案上供牌位,置长明灯、香炉、蜡台及三素(金针、木耳、粉丝)。道士先用红纸糊一封套,书名讳,即牌位,以碗盛米,插其上。富者于头七日更红绸牌位,名讳贴以金箔纸,承以泥座。棺下则有照寿衣之斗灯,谓之腰灯,终日不熄。道士破煞所用刀碗,亦置棺下,碗覆地下,上压以刀,打狗饼7枚则置棺上。是时,道士书七单,孝名单七单即自死日起,每7日为一七,七七为期满,列出逢七日期,书于白纸,贴于堂前。孝名单为五服以内男女子孙之名单。

  第三日破孝,孝子衰绖 ,孙辈及近亲以白土布为衣帽,远亲则鞋端蒙白布,男著白孝帽,女披白布巾。灵柩前挂孝帐,案前围白布桌帏。

  逢七日,延僧做佛事,昼拜经忏,夜放焰口,或请清洁堂道姑诵经;亦有延道士作法事者。下午必设祭。设祭时孝子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匍匐跪于案前,女子不分亲疏均哭于棺侧。道士立案旁,摇铃诵经,读孝名单,然后亲友依次跪拜。礼毕,孝子出门口,道上焚纸剪力士及纸箱。纸剪力士倚纸箱,先以水饭1杯祭之。纸箱,又称墨箱,色黑,中有冥锭若干及打狗饼1枚。

  七单上列有亡魂返家之日期。是日晚大门虚掩,门内外檐下均斜倚1纸扎芦杆梯,门外梯旁放1瓦罐,中有熟鸡蛋两枚,瓦罐亦有放门隙处者。门内梯下置盥洗盆巾。堂前置1小方桌,燃白蜡烛,铺以草灰,上有杯、箸各2及鱼、肉、蛋菜肴3碟,桌角焚冥锭数枚,供阴间差役取用也。自大门口梯前至卧房、锅灶、灵柩前均筛草灰。家中屏坐它室中,以俟魂归。夜深,见灰上有猫鼠足迹或烛因风闪烁,则云魂归矣。于是鸣爆仗扫草灰,撤纸梯,送之于河畔。

  中产之家尚有延道士过仙桥之迷信活动。其法为:靠背椅上用布实棉花,扎作人首状,披以黑巾;椅身,男死则套以长衫,女死则上套褂下围裙,即以之代亡灵。再以方桌6张,列成长形,上置竹榻,如桥状。时孝子捧牌位跪地以迎亡灵,道士诵经,人则扶亡灵过桥。气氛阴森,多禁小儿出视。

  出殡前行题主礼,先请善书者书死者名讳及生卒年月日时于木主上,“主”字只书为“王”不加点。至题主时,请亲友中显达者,面东笔蘸朱墨先后点“王”成“主”字。然后将木主按辈份,分昭穆,陈列香烘中。大家更吉服,跪贺之。香烘供祖先木主之处,形如橱,木制,分两层,始祖木主居中,以下祖与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宗法制度也。继开享吊,或1日,或3日,亲友来吊,大宴吊客。开吊之末日晚间,家祭,设酒肴,读祭文,近亲均至,行三跪九叩首礼。礼毕,撤棺前物,作出殡之准备。乡间习俗家祭菜肴,谓之煖棺盆,婿家所送,为4大盆,极丰盛,盖盆之肉有块重斤许者。多延次日舁棺者食之。亲友除自食外,尚碗盛饭菜携回,俗称偷寿。

  出殡时,道士立棺前,振铃诵经,洒以茶叶五谷米,则燃爆竹舁棺出。孝子捧纸牌位跪于门首以迎之。道士至门首,以刀击破煞之碗而掷于地。棺加外橔,上立纸仙鹤。贫者无橔,上复红布。富者扎纸为亭台人物,延僧人道士鼓乐前导。孝子扶棺侧,孙辈随棺后,两旁围以白布,殆古执绋之遗制。妇女乘竹舆,亲友皆白衣白帽以送之。

  有惑于风水之说或无葬地者,不出殡而停柩于堂侧,出殡之日,富者多在五七期诹吉日,贫者则为死亡之第三日或头七,不择日也。

  棺运至坟地,先由堪舆相墓地,定墓穴,掘土而以芝麻秸烧炼之,穴内铺石灰,洒朱砂、雄黄,置棺其中。堪舆以罗盘定棺之方位,棺前和朝上,后和朝下,与棺停家堂及出殡时正相反。孝子掬土复棺上,堆土成冢而祭奠之。3日上新坟,晚于冢前烧火把。

  家堂前仍设案,供纸扎房屋,谓之灵,纸牌位放灵中。至六七时,烧灵,祭奠如仪,丧事乃毕。

  次年清明前3日扫墓。立秋日烧素即焚纸箱、冥衣冥锭等物。冬至日去宗祠题名。

  守孝3年,以鞋布颜色为准。初为白,继为深灰,再为浅蓝,孝满则为黑。门联纸先为黄,继为紫,后为红。

  3年孝满,祭祀后除去丧服,谓之除服,亦谓除祥。礼教

  旧时礼教,束人至深。或知繁文缛节,不足取也。然囿于旧习,不敢稍有逾越,畏人言也。

  居家,男子举止文静,出言轻声,否则斥为轻佻。客至,则整衣冠,下首陪坐。虽炎暑酷热,亦不得肉袒跣足。长辈谈话,旁听而已,不得插言。如有问,则欠身回答。平时唯求读书,不能作家务事,有“男做女工,对不起祖宗”之说。

  女子以女红为主,足不逾限。见人笑不启齿,袖不露肘。虽晚辈男孩亦不能同坐一凳。

  出门,男著长衫,女著长裙。途中遇长者,则垂手立道旁,行礼称呼;如短视,戴眼镜,则摘镜,俟长者去始戴。

  逢年过节,见长辈必下跪叩首;见平辈男则拱手,女则万福。跪拜时,长幼有序,先后有别,不得僭越。

  上述旧礼教为常见习闻者。舍此尚有不少礼法条规,至为繁琐,难以赘述。一言以蔽之,均为统治阶级巩固其等级制度与宗法关系者也。

  忌讳

  旧社会中,由于迷信与风俗习惯忌道不吉利之言,讳作不吉利之事,使人拘而多畏,不足道也。然此乃民风土俗,可博一笑。

  凡逢喜庆事,喜红忌白,喜双忌单。用物或染红色,或糊红纸,若见白,生子则曰“长命百岁”,娶妇则曰“白头偕老”,诞辰则曰“百子千孙”。白百谐音,以此解说欲逢凶化吉也。若为单数,必偶以双,人不必言,已成习惯。亦讳言“死”字,如老年人逝则曰“百老了”,中年人逝则曰“过世”,小儿夭折则曰“搞掉了”。尤讳打碎器皿,如有不慎,则默默拾去碎片,不令人知,口中则念念有词,曰:“打发,打发,越打越发(财)。”

  人致贺礼,表示感谢,不曰“使您破费”,而曰“让您花钱”,忌“破”字也。

  新年贺岁,长辈未起床,忌行跪拜礼。婚礼新妇入门,忌见生肖属羊、属虎及孕妇寡居者,虽母辈亦回避之。

  父母诞辰,人来拜贺,子孙还礼。人叩首则叩首,人长跪则长跪,人起则起;不能俯首伏地不动,此丧礼也,故忌。

  平时事物不用“7”数,食小饼,汤园最忌7个,馈人物亦忌7件。碗中盛鸡蛋则忌两个。客来进餐,菜肴不能用3碗碟,箸不能直竖饭上。此皆因丧事中用之也。进餐方桌,桌缝应成直形,忌为横状。以祭祀祖先桌缝则为横形也。

  水果可2人分食,唯梨不可,以谐音“分离”也。

  视人疾,须上午,忌下午。舁病人就医,病人卧姿,应头朝后,足朝前;反之则死人也,故忌。人死入殓物,须一次购好,忌再购。父母逝,未出殡,子孙居家守孝,其时谓之“热孝”,忌去亲友家。又尼姑亦忌入人家,寻人则于门外呼之,不跨门槛,即信佛教之人家亦忌之也。

  屋宅忌前高后低,反之则为步步高也。门前铺砖径,宜稍弯曲,忌笔直如箭状。门首忌有两池塘,以其状“哭”字。对门烟囱忌左右各一,所谓左青龙、右白虎,伤主人也。

  家中灶门忌朝正南,南方属火,畏火灾也,亦忌正北,北方属水,主寒,喻灶冷而人丁不旺也。

  旧时忌讳之事,至为琐屑,不胜缕述。而习非胜是,恬不为怪,荒诞虚妄,作茧自缚,可笑亦可悯也。

聚合标签:丧葬习俗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农村丧葬风俗农村丧葬风俗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