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隆回北面的丧葬习俗
管理员2020-04-10【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自古“十里不同俗”,但隆回的丧葬习俗却大同小异,这项习俗的整个过程复杂繁琐,花费巨大,少的要花费数万,多的要十几万不等。“生老病死苦”,乃人生的自然规律,按民间风俗习惯,人一旦上了花甲,就要早早地预备身后之事了。下面将这些过程略做概述。
一、做棺材:
又叫修“千年屋”,事主非常重视,舍得花钱。首先选择上等杉木16根(又叫16瓜),也有12根的(12瓜),有的掺入一至两根椿树或梓树,意为“椿王梓将”,其子孙可封王拜将。材料备好后,再谨取逢“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的黄道吉日,然后再奉请有名气的木匠师傅做棺,棺材完工之日,主人家要备办酒席,亲朋戚友会前来祝贺,呈现出一派喜气、祥和的气氛,女儿、女婿还要给木匠师傅封上个“大红包”,以表敬意。当然,寿衣、寿帽、寿鞋也大多是女儿、女婿备办的。此后,还要给棺材上漆,漆当然是贵州来的顶好的土漆,有钱人家要涂上二十几斤,甚至还有“除沙练底”的,所以,百年之后抬棺木的也要费上一番苦功。
二、落气送终:
当老人进入弥留阶段,其儿孙要日夜守护床前,直至老人落气辞尘。人们常说:“养儿防老,养老送终”,子孙能为老人送终,表明子孙尽到了最后的孝心,民间认为如果老人落气前没有儿孙在身旁,证明这个老人没有福气。老人咽气前,有的还给子孙讲好话,又叫“落气话”。这时,所有儿孙都要跪伏床前,认真聆听,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这时,给亡者喂上一口米饭或鸡蛋,“免得空口见阎王。”并马上用团箕等物封好神龛,填写“落气包”,这个落气包是非写不可的,黄泉路上过关走隘,小鬼无数,没有钱财是过不了关口的。解放前,笔者村里有一老人亡后,因落气包封迟了,没带阴钱上路,路上又被恶鬼打退回阳,子孙正在大哭之即,亡者打着啰连说三句“脚痛,行不得!”家里人马上烧了落气包,并烧了一顶纸轿,不久就慢慢地咽气了。
三、抹尸装殓。
老人落气后,马上请来“装死”的人,就是给亡者抹澡穿衣服的,这是要双倍报酬的。这时,孝子要手执铜锣,沿途轻敲细打(为之打“阴山锣”),到庙里去请水,在庙里装香、烧纸钱,燃放鞭炮后,再把铜锣翻转来在庙现的水溪边装一点水,拿回后,把腊树叶、金银花和井水一并煎煮。然后将亡者脱尽衣服平卧床上,将水倒入盆中,把浸入水中的新毛巾拧干,从上往下在死者的身前身后象征性抹几下,最后在孝子的帮助下穿戴好寿衣、寿裤、寿帽,装殓衣裤,有穿单不穿双的规矩,一般装5层,家境好的7层,最差的也要装3层,不论男女,里层都是白色,外出是清一色。然后抬入白色的兜尸被内,准备入棺。
四、入棺、报丧
尸体入棺前,先将棺木抬入堂屋,用干净毛巾擦一遍,棺材按男左女右、头朝内、脚朝外摆放,棺底内放一层石灰,没石灰的要放火炭灰,再在上面铺一层白布,入棺时,要鸣放鞭炮,孝子孝女满堂大哭,孝子抬着头,房亲抬脚,手执蜡烛,边跪边退,迎尸入棺。入棺后,摆正尸体,用白布装草木灰作枕头,倘若亡者与棺材之间尚有空隙,就要垫放砖瓦或取衣物塞满,然后,盖上寿被。此时,棺盖不能封死,预备着次日,“看活”时亲朋戚友看上最后一眼,如果亡者是女性,必须要等娘屋人看过后才能封棺。棺材的脚后要点一盏香油灯,直至下葬,这灯是不能熄的。民间传说此时点上灯,亡者就免受地狱磨难之苦。
紧接着,一面赶快向亲朋报丧。旧时,母亡,孝子要穿麻衣孝服亲自上门叩拜。路上碰到熟人都要下跪,有人形容见着狗都要一拜,现在大多是电话通报;一面请地仙看日子选择阴地;一面请书房人员布置孝堂,贴挽联、出卜文,忙得不亦乐乎,一面请和尚道士超度亡灵。其中,有金石桥、高坪、南岳庙、西洋江一带也有“唱夜歌”的习俗,内容主要追念死者生前行善积德、为人处事、勤俭持家的美德,及唱一些忠孝古人、十月怀胎,表达子孙受抚育之恩未曾报答的后悔之意,其音调低沉悲切,闻之倍觉凄凉、伤感。
五、“看活”上祭、出殡送葬:
一般是老人死后第2天看活,这天,所有亲戚都通知到场,村子里的人们大都要登门“看活”,对亡者行四礼四拜之礼,多注重“亡者为大”,只要门外铳炮锣鼓一响,屋里的女儿、媳妇们把棺盖拍得“砰砰”响,又哭又嚎,好象悲痛欲绝的样子,但只要锣鼓一停,转眼间又风平浪静。
举行祭奠之日,又叫吃“豆腐饭”,少的十几桌,多的三五十桌,甚至还有百多桌的,这样的大场合,丧事的总管要头脑灵活、条理清楚,否则,很多事情就会一团糟,甚至闹出笑话和搞得不欢而散。因此,都管在事先就出好壁单,采购的、厨房的、负责桌椅碗筷的,筛茶管酒散烟的、书记房的、孝堂的、打杂的等一一白纸黑字写在墙上,所以大家看到后,都会各执其事。
当天,来吊奠的亲朋戚友,有送挽联的,有送祭幛的、床单被的、送花圈的五花八门,九十年代以前,来上祭的都要备办“鸡鱼肉”三牲祭礼,而今,前来上祭的大多图方便只送一个红包,这样,孝家、客人两全其美。
晚上,祭奠开始,首先举行堂奠,又叫家祭,依次女儿、侄儿、娘家……等从亲到疏,从内到外,孝堂排祭也是一件烦心事,有些客祭,很多人不该排在前面的都想早祭,脾气不好的当场骂娘,甚至连祭都不上了就赌气回家。
孝堂理手的执事人员都会喊来孝家,及这些亲戚前来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大多能和和气气地处理好。
举祭期间,除行三献礼外,每堂祭都要念祭文,家祭可为父母所诉点苦,其它客祭都是歌功颂德的,有的好祭文能给亡者画出像来,不但写得情真意切,而且读得声泪俱下,听者无不动容。
祭奠完毕后,一般第二天寅卯时“迎棺”(把棺木抬出堂屋放到槽门外),巳时出柩(又叫出门、出山)。早饭后,“龙”上头人安排8位抬柩人就位,房亲主管讲话后宣布起柩,顿时锣鼓喧天、铳炮齐鸣,孝子打赤脚,穿孝服、端灵牌、执幛幡,徐徐倒退而行。这时,撒买路钱的、撒米的、放铳、放鞭炮的、打族旗的、舞花圈的、打响乐的、舞狮的都要安排得有条不紊。出柩途中,经他人屋边,户主会放鞭炮迎柩,还有举行路祭(在路边摆一小桌子,上放糖果、茶酒,装香、烧纸)的,孝家应下跪答礼,执事人员要发烟和手巾感谢。送葬过程中,孝女孝媳一路悲哭不止,方显气氛悲壮隆重。灵柩到山后,按男左女右停放于金井旁,然后,由地仙杀“落坑鸡”,鸡不能杀老了,要任鸡在坑内蹿跳以辨吉凶。最后松“金索”落坑、盖土、封堆。
聚合标签:丧葬习俗
有用+1! ()
上一篇:元朝帝陵为何从未被盗
下一篇:岳西丧葬习俗
更多相关
随机图文
-
老人去世为什么用公鸡
老人去世,下葬前的“引魂鸡”是什么? 农村习俗中,遇到白事,即丧事,在死者的灵堂前,特别是在死者的棺材前要供上一盘四条小鱼,前面是一个盘子,盘子里放有一只鸡,这只鸡称之为“领魂鸡”。死者在漫 -
藏东、甘南藏区的特殊葬俗
藏族分布在西藏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自称“博巴”。但在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称谓,如阿里人自称“兑巴”、后藏人自称“藏巴”、前藏人自称“ -
重庆墓园墓地朝向选择八
一、姓吃姓地墓地 在重庆墓园中(指群坟)如果先葬过墓地,后葬者可先问清先葬者之人的姓氏,如果两姓相斥,必有一家衰败,例如姓廖的不可和姓朱的葬在一块坟地。 二、有功名无后坟 1,平原地把坟建在土包的顶峰,这 -
塔葬、水葬、树葬、天葬……对大自然充满敬畏的西藏丧葬习俗
关于死亡,医学上说它是一个精确的时刻,发生于生命停止的瞬间。 遂想起,那个冬天的凌晨,连接在母亲胸口另一端的心跳监护仪波纹消失了,滴---------的长音,划破寂静,定格成一根长长的直线。 肉身伴着炉膛里猩红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