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广西全州丧葬十大古传仪式

管理员2020-04-15【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州一些古代丧葬仪式逐渐淡化和革新。然而,先辈承传了千年甚至数千年的古丧仪式应该记录下来,他毕竟曾是该地一种传承了千年以上的文化现象。

  一、特别看重的“老屋”

  全州人称棺材为“老屋”,意为老人去世后到阴间的屋。这“老屋”特别讲究,在古时,老百姓家里不管再穷,老屋是定要早早预备的,有的老人虽然在90岁才去世,或许在50岁时就备好了。过去的老人一般过了60岁就非备不可,或许还更早些。你可到农村去看,村中的闲房里,到处都找得着预为老人准备的“老屋”。

  制“老屋”一般都是用巨大的杉木,也有个别用柏树或椿树的,大多数用十节树合成,叫十合屋,也有用十二节木合成,叫十二合屋,古代也有用直径一米的巨独木制成,独木、柏木、椿木制成“老屋”,是老人们梦寐以求的奢愿。制“老屋”之杉木最佳的用根部第一节,树越老越粗越好,制成的“老屋”越高越厚越重越佳,头部连翘头一般为二尺八高才算合标准,也有超过三尽高的。据传在全州一山区,古时有个地主有杉林千亩,在他50岁时,请了四个当地有名气的木匠,用老杉木的“树节瘩”为他组合制成一副特制的“老屋”,花了三年时间,用了三千两匠银,里外共三层,中空两层用熟松香填灌。重达1800斤。传说真假不必考究,却说明全州人对“老屋”的讲究和看重。“老屋”的油漆颜色也有讲究,80岁以上去世的一般用紫红色,以下的用黑色,年轻短命的(父母在者称“短命”)或死于非命的一般用白屋(不刷油漆),全州有古话:“不见‘老屋’不闭眼”,足可说明老人对“老屋”的看重。

  二、“亡者为大”大如天

  特殊的文化传承基定了全州人最大的三个特点:行孝、守信、重诺。作为全州人修身齐家之首务的孝道,全州人的千年传统美德。这种孝心形成了全州人对丧仪的特别看重,从灵堂布置到守孝,从起歌堂到倒鼓,从走祭到出殡,再到建墓,其形式之繁多,其排场之隆重,其建坟工程之浩大(古时部分墓建),有的仪式世所罕见,国内无匹。

  老人去世后的第一桩事就是请“头人”,头人就是村中最有威望的,由孝子中居长的大儿子去磕头,请他到家里来商量,决定由总管、提调为主要负责人的①书司组;②大厨组;③采购组;④礼宾组;⑤奠仪组;⑥走动组;⑦洗碗组;⑧开龙组(挖穴);⑨移殡组;⑩勤杂组;⑾放炮组;⑿礼乐组等不同工种组成的“大丧”服务班子(类似治丧委,但比其繁细)成员,人数多少按需要决定,一般50人左右,大村大户人家多至80-100人,最小的也要40余人。这些上了名册的人首先要由孝子一个一个地去磕头叩请,然后由书司书写上墙。这些被请的人,不管是同族人、同村人或是邻村人,不管家里有再大的事,也不能推辞,就是与亡者或亡者家里有夙怨仇恨的人也不例外(有古俗话“扯到阄,磕了头,没得二话讲的”),一切怨仇都随着死者的死去而逝去了,冰释了,全力投入到“大丧”的服务中去,有当地古话“亡者为大”、“亡者为尊”、“丧大如天”可以佐证。

  三、繁细讲究“入殓”孝仪

  丧事服务组安排之前,孝子要趁老人身体尚温未僵前为老人穿衣服,衣裤鞋帽都是早准备好的,一般是女儿在父母亲做七十寿或八十寿时就偷偷做好了衣服的,其式样与亡者生前穿戴的不一样,还可以加上亡者生前曾穿过且还较新的衣裤,一般为七套,也有六或九套的,忌用四、五之数或棉衣毛衣,俗语叫“装尸”。穿好以后,卸下一块老人常开关的门板,垫上席被后将老人移于门板上,口内含一枚银元(后来无银元改为银器或硬币,脸上盖上纸钱),左手抓一团饭,右手抓一根桃树枝,意为:“过奈何桥要贿钱,口含金银好开言,左手冷饭喂恶狗,右手桃木可升天”。用一块干净的床单掩盖后,再移到香火堂(族人和村人专用于祭祖先的堂屋或公堂或宗祠堂,男放左边,女放右边),接着,礼仪组人员与孝家一边将早预备好的“老屋”移入堂屋擦洗和盖油漆(存放年代太久的要重油一次),布内仓(就是在棺内用桐油贴上绵纸),并在脚档头贴剪一个红纸“月”字,头顶档头剪贴一个红纸“日”字,男性右侧剪贴红色“金鸡”,左侧剪贴红色“龙”;女性左则贴凤,右贴金鸡。

  另一礼仪就是“亡者头忱百家灰”,礼仪组一人到全村各家去抓一把灶灰,装进为亡者特制的黑色忱套内,意为老人虽逝,就象柴虽烧完了,还有灰在,并留下清清白白、干干净净柴灰,大家都尊敬他怀念他,要用灶灰制成柔软的忱头让亡者舒服地升天,还意味着亡者心系村人的生活,并保佑村人生活象灶堂的火一样永远不熄,并红红火火代代传承。一切准备就绪后,在棺底垫上七或九块银元(过去用光洋,现用硬币),将亡者放入棺中,供亲友“朝像”(瞻祭遗容),同时,书司房及礼仪组人员正在布置好灵堂,书写和张贴挽联。待所有亲人都到齐并“朝像”后,则进行“掩盖”仪式,掩盖时要用稻草仔细衡量亡者的头部位置,要半丝不差地让亡者鼻尖居中,意为亡者对后代无偏无倚,不管儿女大小一视同仁,掩盖是孝家最伤悲痛哭的三大高潮之一(入殓、掩盖、出殡)。还有披麻、供祭、点灯、谢客等等繁碎的非特殊仪式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四、“龙穴”为孝家要务

  为老人选一块“龙穴”宝地安葬,是孝子极看重的要务。对于年龄高的老人去世前,家里大多已早选好了安葬的大概区位,这叫“选穴”,选穴还不是准确的具体位置,“点穴”才能具体准确化,只是一定要等老人过世后才能“点穴”。这选穴点穴是大有讲究的,一般是按老人生前的意愿为主,他喜欢埋葬在那里,早就有交待,有的生前就为自己“掩堆”(即垒假坟堆),但也有老人去世后由儿子决定葬处,也有儿子推翻老人的“遗嘱”,另请风水先生选穴点穴。这选穴点穴在孝子孝孙的眼里至关重要,全州有俗语说:“看人家里风不风光,一看风水二看宅场”,风水指的就是前辈埋葬的地方。有的家里后代读不了大学,就埋怨是“家里祖坟没葬好”。

  相传古时一财主,请了三个非常有名的风水先生,用了三年的时间寻找龙脉始起之由,最后才找到一块出将相后代的风水宝地,后来这块宝地准确穴位的秘密被一个看牛郎知道了,他回家将他的母亲在用兑鞑米时故意鞑死,晚上偷偷埋进了那块宝地,后来看牛郎的后代却在差点拜相时夭折了,原因是该看牛郎故意鞑死母亲“屈心”了,所以有了报应。传说故事本身没有多大的流传价值,但全州人对寻找龙脉求“龙穴”的看重由此可见一斑。

  五、师公鼓手闹“大丧”

  全州人把丧葬当成“大丧”办,确是名副其实的,首先,孝家一定要请一班鼓手一班师公,不管家里再穷也要请,解放以后,请师公的已不多见,如今只有万乡大西江、宜乡文桥、长乡永岁、恩乡的安和及焦江,以及东山部分地区还兴这个,但鼓手是必须要请的,做女儿的也请,比如老人有五个女,每个女请堂鼓,加上孝家就有六堂鼓手,鼓手又称八音曲,一般由4-6人组成一班(全州人将班称为堂),一堂鼓手由唢呐2人,战鼓1人,小锣1人,大钹1人,大锣1人组成,锣鼓跟着唢呐吹奏曲的节奏打击。全州的唢呐吹奏曲有200多首,是全州音乐文化中流传得最久远、最广泛的一种文化艺术,相传始于秦末汉初。全县鼓手班有近千堂,不管红白喜丧,必定要请鼓手热闹一番,“无鼓不成喜丧”的古话就因此而来,这是我县的文化艺术现象。

  请师公是为了“为亡者超度”,师公班一般有四个人,即师傅带三个吹打乐手,师公做法时即唱又跳,乐手们必须和着师傅的音调吹打各种曲牌。在亡者出殡的头天晚上,师公穿着道袍,带着面具(面具多达70多个),在灵柩前做法事,做完法事就领着孝子,围着灵柩打转转,俗称“转道场”。有转72圈、81圈、108圈,也有转360圈的,随法事需要和亡者生殁时辰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请师公的孝家已经不多了,但也传承了上千年,我们应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另专列出)。

  六、丰盛的女备“茶食”

  老人去世后,会派专人分路通知亡者已嫁的女、侄女、孙女及外孙女,这“女”们接到丧信后,要急着赶回家去“朝像”(外孙女除外),朝像后赶回家购置“茶食”,茶食是供给陪灵过夜的人吃的。全州习俗:村里老人去世,全村不论老幼,都会自觉地去陪灵,唱孝歌,听孝歌。为了感谢这些陪灵的,全州古俗由“女”们备茶食散给大家吃,一般茶食最少有四种以上,多的有十二个品种,俗称“一堂茶几个盘子”,一个盘子的数量根据亡者村中人数多少来决定,每堂茶食要发给每个陪孝客至少半斤左右,茶食由花生、瓜子、颗粒糖、饼、水果等组成,近些年还加了香烟。亡者如果“女”多,陪孝者可得回一大包果品,事先还由孝家特意向陪孝客分发了尼龙袋,以备装茶食。如今富裕了,一堂茶花2000-3000元购糖果的大有人在。由此可见全州人对“大丧”的重视程度了。

  七、长歌当哭“闹丧歌”,孝堂比歌争“倒鼓”

  闹丧歌(亦称孝歌),是全州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虽然与全州相邻的一些周边县也有这种习俗,只不过是受全州的影响而巳。老人去世后,亲友及村中老幼都到孝堂陪夜,相邻村的歌师从四面八方赶到孝堂唱孝歌,有的歌师不惜走上数十里夜路去唱,全州八怪之首的“全州第一怪,孝堂打鼓比歌赛,不是擂台胜擂台,为争倒鼓选秀才”就源出于此。

  孝堂闹丧歌一般唱两夜,头夜起鼓,次夜凌晨倒鼓。孝堂设在香火堂屋,棺材摆在堂屋一侧(男左女右),大家陪棺而坐,边唱边陪孝。孝歌分长歌短歌,先唱一阵短歌再起长歌。短歌一般四句为一段,头三句中间打四点鼓,最后一句打一阵鼓,短歌不分老幼人人均唱。长歌则是歌师才唱。鼓是一种特制的“闹丧鼓”,高约2尺,腰型,径约尺二,牛皮制,村村都有。鼓曲有快有慢:根据歌师的歌韵歌情随时变化,老鼓师打出的鼓曲美妙绝伦,快时如珠落玉盘,飞瀑击石;慢时悠扬深沉,悲凉惊魂,半夜深更,音传数里,听后数月难忘。长歌最讲究押韵,有七字韵、十字韵、连环韵、倒挂韵、数板等。

  歌词内容多种多样,有为亡者歌功颂德,有唱古人古事,历史掌故,有的介绍时事政治,有唱所见所闻所感,唱腔大同小异,有时婉转苍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有时清越激昂,使人毛发俱张。最让人寻味的是“比歌”和“倒鼓”,比歌时靠口才、记性、吐词、音质去争“秀才”,因为“秀才”被公认才有资格倒鼓。倒鼓的哥师是孝堂的最佳歌师。争“秀才”有“文争”和“武争”,文争是互相谦让,但也是绵里藏针,武争则靠实力,你唱一韵,他跟一韵,有问有答,比知识竞赛还过劲。有时还互相指责,但指责的方法是很文明的,比如批准人家讲错了时唱道:“贤亲台我的亲,你刚才怕没唱清,如要讲起你不信,我把真传数你听……”。在孝堂听歌,你能感悟到人与人之间朴实真挚的感情和全州民间艺术悠远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笔者敢言,世界上还没有那一种丧事仪式比全州这种孝堂唱歌仪式更朴实、更文明、更隆重,更能寄托哀思和富有现实祀祭意义。

  八、隆重的“走祭”仪式

  老人去世了,“走祭”是必须且非常隆重的(与现代追悼会有同种意义),祭分家祭、客祭两类,家祭是孝子、孝侄完成的,客祭是指大凡与亡者沾亲带故并被请(通知)了的,都要参加走祭仪式(友除外)。亲戚在家要备好祭菜,祭菜一般用四大盘肉食品组成,多为猪肠、煎或油炸鱼、生老肉(约一斤重的只煮透了的四方块肉)、蒸熟了的一只完整的鸡,各装成一大盘,还要写好祭文,家祭要有六个盘子,是厨中大厨师早要准备的。走祭形式繁而肃穆,由礼宾组四至五个人组成,四人喊令,一人指导“走祭”人完成各种仪式。走完祭后,走祭人跪地,由礼宾司组最有文化最好嗓门的人读祭文(俗称“奠言”)。祭文主题是总结亡者一生的好处及所经磨难,有的祭文写得好,也念得好,会使陪孝的数百人嚎啕大哭。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保存“走祭”仪式的目前唯盛于古宜乡的咸水、绍水了。这也是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唉!

  九、三年四祭烧“灵屋”

  老人在家停三天以后(最少要停三天两夜,也有多天的,古时有满七即四十九天)出殡安葬,葬后的三年中,孝子除了守孝(服丧)之外,还有四次大祭,第一次是“六七”,即亡者死亡四十二天时,客人都要到孝家家祀奠,这一天要向亡者烧第一座“灵屋”,灵屋是竹架纸糊的一座房子,做得非常漂亮象是世界上完美的房模型。是烧化送给亡者在阴间居住的(笔者曾走访全国多省,只有我县才有),还要写地契,第一座灵屋由孝子买,但当天的菜淆酒水全由女儿在家准备好带去外家,供亲友们吃喝。其他亲友则要备好“奄笼”(纸糊的箱子,里面装满纸币或金银绽),每人要有一担(两箱)以上,拿到坟墓前烧化。

  第二次祭祀是亡者去世后的第一个七月半,俗称“新七月半”,这时要由女儿(有多个女儿的由大女儿)购置,烧化给自己的父或母亲,第三次是亡者去世一年的忌日,俗称“对酒”,该次灵屋由出嫁的小女儿或孙女购置。第四次祀祭是亡者去世满三年时,礼品礼仪与上同,只是后三次去祀祭的亲友,除了带奄笼外,还要带鸡或鸭一只。三年满时,要把亡者的灵位送上香火堂之上,每逢春秋二祭,享受后辈祀祭。

  十、束力石竖碑石“圈祖”

  亡者去世三年后,后代才可以帮亡者束力石竖碑圈祖。石就是将亡者生平用简要的文字劾记在坟埤上,竖在坟墓的前方。此俗全国到处都有,但雕石圈祖之风,唯全州最为盛行。笔者曾走访考察过全县不少石圈祖,规模最大的石圈祖,如果按现行的市价计算,建成它应不低于开支人民币百万元,平原地带的石圈祖大多数在文革破旧时毁坏了,但东山瑶乡目前最少还可以找到数百座,每座耗资以现在市价计都不会低于10万元,有的应在50万元以上。

  据笔者老家谱记,余之宋代祖陶崇公的墓,是宋理宗赖赐五百两黄金建成的。我不知五百两黄金当时的市价及如今可折多少人民币,但其祖坟历经八百余年,至文革被毁前,其石料不少于100吨,两边的石翁仲有16尊,旁边还建了内外三重大殿的“安道寺”,如今建其坟,恐怕非百万元不可。所有的石圈祖周围都刻有墓志铭、悼诗、挽联、赞联,其文其书法及其石刻都是出自当时的名家之手,还有不同的石雕动物、花草,极有艺术价值,一座石圈祖,实际就是一座记录当时历史的实录和文化艺术库。当然过去的石圈祖都是当官或有钱人才做到的,近代人是打碑的多,圈祖的少了,但也不是没有,为圈祖花上十万八万的大有人在。

聚合标签:行业资讯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农村丧葬风俗农村丧葬风俗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