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甘肃陇西丧葬文化

管理员2020-04-17【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甘肃陇西丧葬文化 第1张

  序言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类生于斯,长于死,死于斯。

  从宇宙大生命的洪流中看,有生就有死,生命在生生死死之中循环着,死乃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人类对死亡的不同认识和看法,形成了民间一套奇特的丧葬文化。丧葬文化,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中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其涵盖内容涉及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由此而延伸展开形成了诸如临终关怀、遗嘱文化、死亡教育、死亡观念、殡仪习俗、丧仪文化、葬文化、祭祀文化、葬仪经济、殡葬科技以及其它有关活动等。中国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造成各地不同的葬法、葬式,也造成了不同的葬制。葬法和葬式受自然环境、生存、形态、宗教信仰的影响较大,而葬制则主要受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的影响更多,这使得我国的丧葬文化具有多元性。

  在我国大多百姓的思想当中,认为人死后灵魂回去另外一个世界,魄会附于尸体而归于土,所以我们的丧葬文化既重视尸体的安葬问题,又重视魂的各种安排,从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丧葬习俗。

  从一定的角度来说,不管这种做法有无真实性,是否存在,对于生者,都是对死亡亲人所表达的精神上的一种寄托,怀念,对亲人的不舍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丧葬文化是一个极大而深不可测的“宝藏”之一,陇西丧葬文化悠久而厚实,丧葬属于古代“五礼”中的“凶礼”,长期以来,陇西人们遵循“生,事之以理,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理”的古训,“丧尽礼,祭尽诚”,而农业时代的亲情、孝悌、道德、习俗、法律、崇拜等,在陇西的丧葬文化中都有充分展示。

  本文由陇西丧葬好家‘明溪’整理编写,其中的错误与不足,望大家提出,谢谢大家亲朋们的支持!

  一、对亡人不同称谓篇

  一字:亡 故 逝 陨 殇 崩

  二字:逝世 陨落 殒命 陨灭 归天 归西 长逝 长辞 亡故 千古 百年 不讳 不禄 就木 返真 成仁

  三字:过世了 长眠了 捐舍馆 弃堂帐

  四字:寿终正寝 寿终内寝 辞别人生 与世长辞 福寿全归 驾鹤西游 慈颜已逝

  不同称谓:

  父亲去世: 考 先考 府君 母亲去世: 妣 先妣 慈君

  二、初丧礼俗篇

  1. 拜香,停丧礼俗

  在咱们陇西,当人生命垂危,即将咽气之时,就要给人“沐浴更衣”,也就是说,由老人的儿女给擦拭身体后穿着寿衣,梳妆打扮,若为女性,将头发编成辫子后用红线扎好,插一银簪把头发盘绕在上面,戴好帽子。待老人离世后,给亡人进行“饭含”仪式,我们大多俗称“含口钱”,用茶叶或小金银等物放在亡人的口中,把嘴闭好,然后在袖子里面放些面或烙的小饼,表示让亡人不饿的肚子去了,也在前往阴间“恶狗村“的路上使用;然后脸上要盖一张麻纸,俗称“苫脸纸”。一是怕人看见逝者脸上的痛苦,二是希望人能复活,因为一有呼吸,从纸上就显现,再用红线把亡人的胳膊和双脚绑好后抬尸停灵、设置灵堂;

  先行拜香,——用升子装满粮食,在粮食上面摆好纸质麻钱,放在亡人头部处,若亡人年龄为七十多岁,则用八十根香和纸钱,以此类推。亡人的儿子身披红衣或红被面,把香点燃后,叩首一次,在纸钱的孔内插一根香,如此直到拜完,烧纸叩首。这时大家把亡人抬到厅堂所设的灵床上或水晶棺内;

  丧停好后,挂上灵帐,把亡人遮掩在后面,在头部点上一蜡烛,为‘引魂灯’(长燃不灭直到起丧),同时挂上‘伴灵纸’并在灵前摆上供桌,邻家的主妇会很快地准备一碗小米干饭“倒头饭”供在灵前,亡人的照片及一些贡品和香炉等物,在桌前准备一烧纸盆和浆水盆,孝子在门口烧纸,泼些小米汤,为亡人前往阴间所用。

  请来阴阳先生写“出殃状”(上写亡人生卒年月,相冲相克等),择定安葬日期,安排各种事宜,一切都会井井有条,严丝合缝,顺理成章,符规合矩。

  2. 报丧礼俗

  人去世后,就要给亲戚们进行通知,也称“散孝”,虽然说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讯很发达,但是散孝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丧家派人去亲戚家散孝,说明安葬日期,让亲戚前来赴丧吊念。陇西有一幅常用的丧联“不迎不送丧家礼,或往或来吊者情”。朋友们丧事自愿,婚事有请,谁请谁不请,请谁不请谁,陇西人各抒已见、各有理路、各照各办、自有分寸,而邻居要孝子戴着草帽跪在门口前去请,也会在送丧的前一天在大门口贴出“讣闻”,来告知乡亲社友,讣闻大致如下:

甘肃陇西丧葬文化 第2张

  有时在送丧的前一天晚上,孝子和帮忙的人一起去邻居的门口,喝道:孝子请大家亲朋们送丧哩!等句来请邻居朋友,但是孝子不能进入别人家大门,以免对别人家不利。

  三、治丧礼俗篇

  1. 棺材,纸火

  人们对于棺材的选择是极为注重的,它代表着亡人的房子,不管是材质还是做工都是很精细的,咱们陇西材木一般由柏木或松木制成,大小根据家中实际情况而做,在未殓棺前,材木盖子不能盖死,要留一小口。材木做好后,请来“画匠”进行彩绘,陇西画棺艺术是上百年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材木的画法是大有讲究的,它根据亡人的年龄,生平事迹功劳等各不相同,通常材木的大头画“赤虎兽面”或“华盖伞”,护着亡人的牌位,小头大多画西瓜,石榴,葫芦,如意等物,代表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盖子上画北斗七星,而材木左右两侧不尽相同,多为“福寿”二字,松鹤延年,仕女图,花开富贵,百寿图等等。

  纸火是供亡人在阴间享用,一般由亡人的女儿购买,他主要有“出纸” “三人一马”——侍奉童男女,马夫,马(驴)。“床帐子或四合院”等等。亲朋吊唁提着“金山银山摇钱树”、拎着“花盆花圈挽幛”、肩扛麻纸、腰夹纸钱,诚心诚意、阔阔气气涌向丧场。情重者还送绸缎挽幛,悬挂灵堂内外,也有送钱的,这叫“上情”,或多或少,都是按“礼上往来”方式行事。

  2. 打坟,开吊

  对于墓坑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同一家族的人,埋在一个地区,形成一个坟区,俗称祖坟地。每座坟头都按家族辈份的大小,前后依次排序,以便后世能辨别清楚,哪个坟属于哪一辈。人们把死后能埋入祖坟,看作一种礼遇,是做人的起码条件之一。因为许多人不能入祖坟,如优伶、娼妓、暴病、凶死之人,有痼疾的人,未婚早矢者,死在外乡的人,-般也不能回乡安葬,即使千里迢诏运回户体,也只能在村外直接埋葬,所谓“野鬼不能见家神”;俗话说“阴宅出人,阳宅进财”,若亡人的墓地选择不当,则家中后患无穷。阴阳择定动土良辰吉日,和孝子前往墓地,先祭后土,阴阳拿出罗盘,找出吉位后划线定桩,帮忙的亲朋们一起开挖,阴阳和孝子回家准备其他事宜。

  开吊,通常是送丧的前一天下午开始的,在灵堂门前设香案男孝跪在两侧,它也意味着亲朋好友可以正式来吊唁,我们也称“送纸”,在此之前,阴阳先生用做好“引魂幡”,写好超度亡人所用的幅条吊挂,挽联,讣闻贴出,诵经超度(帮助亡魂出离地狱,升登仙界。摄召科仪:计有摄召,渡桥,沐浴,朝参,安灵,济孤),“吹响”奏乐,孝子请已逝去的“先人”,恭请入门,贡茶献饭。丧场上麻绳、铁丝,长竹竿纵横交错,幛联层叠、纸活如山;纸钱、香蜡、凉浆水混合焚烧,纸屑飞扬、气冲云霄;哭声、喊声、唢呐声撕心列肺,突起陡落、声闻四达。白天黑夜,猜拳行酒、麻将扑克、烩菜馍馍、各在其位、各行其职,讲究是“陪孝子”。

  3. 殓棺

  殓棺的时间大多在送丧的前一天晚上,也有吉时不对,另择吉日的。殓棺时要根据“出殃状”所写,喜相殓棺,避相躲之,以免对双方都不利。大家将材木抬到灵前,打开盖子,在最底撒一层草木灰,又在灰上面铺一层麻纸,又在上面放三条麻线,在七星板的孔里放七个麻钱,表示让亡人高高在上,忘却人间的七情六欲等寓意。根据传统,“儿铺女盖”给亡人进行铺寒,然后将亡人移至棺内,在材木上拉线,把亡人放正,放稳后,孝子把铺寒给亡人盖好(铺三盖四),入棺条子放在中间,孝子看后盖好盖子,移至正位。摆好香案,孝子上香烧纸,叩首,放声痛哭,寄托对亡人的不舍。在殓棺的过程中,孝子是不能哭的,以免影响亡人上路。

  4. 献饭,出纸

  在送丧的这天,众亲友前来吊唁,送纸,若是娘家人,外甥,女婿,侄儿等都会为亡人献上一桌饭,众亲友由吹响迎进门,给亡人上香烧纸,叩首,待厨房把饭蒸热后进行献饭:孝子跪成一排,把饭传上,点蜡上香,奠酒,叩首。

  陇西在不同的地域,出纸的时间都是各不同的,以陇西城为例:

  在午时,阴阳诵经已毕,准备出纸,孝子就位(男孝在灵堂外,女孝在内),有人喝到:孝子请先生哩,孝子请乐工哩,孝子请娘家人哩,孝子请女婿外甥哩,孝子请帮忙的人哩等句。此时,吹响奏乐,阴阳站在灵堂门侧,喝到,叩首,拜。三叩九拜给亡人行大礼后,给重孝披麻戴孝,发放丧棒,孙子们分别把灵牌架,亡人的照片,引魂幡拿上,献饭后,出纸,长子身背出纸牌,头顶烧纸盆,待其余孝子倒退出大门后,长子退出,阴阳手持清香,半碗清水,口中念念有词,一同擦至而出,孝子退出大门后,将出纸牌立在路中,烧纸盆倒放,孝子烧纸,叩拜,孝子将鞋穿起,进门烧香烧纸,叩拜。

  四、出丧礼俗篇

  1. 发丧,起棺

  吉时到,准备起丧,亲朋们将材木盖子订好,放一个酵子盆,阴阳起诵“开路经”,孝子搅几下绕棺材一圈后,退出灵堂,大家亲朋们抬棺材出门移至丧角,阴阳同样半碗凉水三根香擦至出门,并在灵堂和大门上贴符,把引魂灯吹灭,渡引亡人上路。

  正午时分,在丧前烧纸叩首,一声礼炮,吹响奏乐,亲朋们抬丧,重孝在前拉纤,女孝丧后,炮手在前,纸火随后,麻孝在前,白孝在后;亲的在前,远的在后;“烩菜帮”在前,亲朋在后;纸活在前,吹响在后;人队在前,车队在后;小车在前,大车在后。亲朋丧前烧纸,撒纸钱,为亡人引魂开路。若“丧”经过亲戚的门口,亲戚在家门口设“路祭”,孝子在此烧纸,祭奠,让亡人在此休息一下,丧在路过十字路口时,烧纸叩首,将拉的纤解下,材木抬上灵车,向坟地进发。

  起丧后,家中帮忙的亲朋把家中打扫干净,把灵堂里的草铺扫在大门口点着,在厅房里支起供桌,在大门口挂上麻纸,升子放在门口,等丧后撬纸。

  2. 下葬

  大家把材木抬到坟院的墓坑前,祭完后土,吹响奏乐,亲朋扎人提绳下葬。下葬后,墓坑里下去“土匠”,阴阳拿出罗盘,在墓坑内拉线,土匠在下面将材木摆正,准备就绪,喝到“倒头饭灵牌架,女婿外甥往前站,吊土匠里”,女婿外甥给予表示后,上到地面,叫孝子埋土。

  3. 安葬

  吹响奏乐,先由重孝不看墓坑每人埋三下土后,大家亲朋们一起埋,转眼间形成了一座新坟,大家圈出坟院,将纸火在坟前摆好后,孝子点着,跪拜,这时,又会喝到:孝子谢先生哩,孝子谢乐工哩,孝子谢帮忙的亲朋们哩……孝子磕头致谢。孝子不走原路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捡些圆石头,回家准备撬纸。

  五、丧后礼俗篇

  1. 撬纸,谢孝

  孝子到家门口后,把丧棒和捡的石头放在升子里,重孝吃口烩菜和馍馍,把孝衫脱了从墙外扔到院内后,孝子从门口烧纸一直引到厅堂的烧纸盆内,一人一路撒凉浆水,孝子们跟随进入,上香烧纸,叩拜。

  撬纸后,招待大家亲朋们坐席吃饭,孝子给各位敬酒以表谢意。在晚上天黑之前,送纸,在堂前烧香,敬茶,到门外烧纸,叩拜,将亡人送出。

  2. 撩服三

  在丧送出的第二天晚上午夜,孝子前去坟地“撩服三”,到坟院后,先祭后土,在坟的四角点上蜡烛,用木椽在坟上刮上三圈“圆坟”,用笤帚扫上三圈后,把丧棒和石头插在坟前,烧纸叩首。然后不回头不说话,回到家中。

  3. 丧后礼俗(1)

  在亡人去世未满一百天,重孝是不能去别人家的,因为有“孝”在身,以免对别人家不利,从亡人去世这天算起,过七天为“一七”,以此类推,直至“七七”,百天,此时在家设宴,恭请亡人入门,若在一七到七七纸中,恰逢农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则需要“劈七”,纸节避开这一天,在前一天进行,还需在坟上插一把“劈七伞”,为亡人劈七。在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纸都是需要操办的,午时撬纸,恭请入门。

  4. 丧后礼俗(2)

  家中去世人后,在此三年之内每逢春节是不能贴红对联的,或贴紫色的对联,在大年三十下午,“接纸迎先人”,贡茶献饭,让亡人回到家中团圆。

  在陇西,清明节,六月六,十月一,三个日子中,属“鬼节”。正月到清明节期间,人们上坟扫墓;六月六,这天是重阴日,天也是最热的,人们很早的准备好绿豆汤,前去坟地泼绿豆,烧纸;十月一,天气变冷,人们为了已逝的亲人不受冻着,去给亡人送“寒衣”,这些都表现出了对亡人的不舍和关心,也表达了心中的寄托。

  后记

  以上是陇西丧葬文化流程和礼俗的介绍,其中的不足和错误望大家亲朋提出,让此文更加完善。陇西的丧葬制度有着极为丰富的内蕴,随着时代的流逝,繁琐的丧葬制度也日趋简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并支配民间丧葬习俗的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灵魂不灭和祖先崇拜的观念,而其中佛教和道教中的阴间和来世想象对丧葬中的许多习俗有深刻影响;二是儒家所提倡的孝道观念,这种中国特有的儒家伦理思想在丧葬上的反映就是上述繁缛的丧葬礼俗,不管各行各业对此文化有何认识和见解,总之,这门文化数千年能够就传至今,总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明溪,公众号:lxszwh )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农村丧葬风俗农村丧葬风俗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