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广东梅州五华客家地区丧葬习俗
管理员2020-04-18【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人的一生有三次最重要的仪式:第一次呱呱落地,第二次是成家立业,第三次是撒手人寰。葬礼是否用心是对已逝之人的尊重。葬礼这些传统随着村里老一辈渐逝,也许会慢慢被淡忘。
对于客家人来说,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中原汉民的传统,如相信灵魂不死,重视福、寿、孝、丧礼讲究排场,特别重视风水等。
古时,客家人的丧礼还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例如:死于室外者,尸体不得入室;难产而死的妇女,可厚葬,但不举行葬礼等……
葬礼是殡殓死者、举办丧事、居丧祭奠的种种仪式礼节。自古以来,丧礼为汉民族礼仪中的重大礼仪之一,不仅等级区分严格,而且有许多繁文褥节,丧葬很多细节的,要懂的人才能说明白,比如家里。现就客家地区近代以来主要的丧礼仪式列举如下:过岁
人在病危弥留时,其子孙亲属要守护在床前待其断气,当立即全体跪下,放声号哭,谓之“过世”,子孙能够送终,死者被人称为“福气好”,子孙亲属亦心中稍安。
旧时要祖上有血缘关系的裔孙才能在厅厦里断气。而女人是外人,厅厦没有她的份,故不能在厅大厦里断气,这叫做“守岁”,现在男人、女人都在间房里断气后才抬出厅堂。在临死时,要拆掉眠床上的“天仙架”、蚊帐。但有规定:在厅厦男人放在左边,女人放在右边。拆下死者的眠床板,拿到厅厦里(上厅)搭一个铺位,放尸体。
人死后,要洗澡。这时要由做媳的或妻子、女儿去河里或井里买水。旧时买水的人要哭着去,回来的时候不能哭。反之则对孝家不利。到了河边买水前要往河里或井里丢若个钱币,向河唇伯公或井水伯公买水。水买回后给死者洗澡,用冷水洗,洗澡这项工作由本屋的妇女们去做。洗澡完毕,穿上寿衣、寿鞋、寿帽。抬到厅堂上预先摆好的铺位上放好。准备入殓。这时在尸体的脚边放上一碗饭,点上香火。这是祖传旧俗。请丧事理事人
孝子们要到族中长辈或屋中长辈面前跪着哭。请求有身份、有治丧经验的人来料理丧事。旧时都是族中管理公堂的人做理事人,也有族长、屋长做理事人的。孝家把钱交足给理事人,由他们去操办丧事。孝子孝孙则守在厅厦里的灵堂前。
有经验的丧事理事人,是有组织能力的他们会把治丧期间的各项工作安排得很好,工作人员各施其职,互相配合,工作做得忙而不乱,有条有序。理事人先请地理行政管理择出治丧期间的一序列时间。择日子也有考究,要把死者年龄、生肖、孝家中有关人的生肖时辰结合,主肖不能相冲。一般有两张表要贴出:
一、工作人员安排表。表中写明:接待人员若干人(都是族中有文化懂礼节的人),要是富裕人家做丧事,人选要求更严格。锣鼓班、仪仗队人员,厨房工作人员、采买、抬棺、放鞭炮、撒路纸等人员。其中,打鼓、打小鼓(2人)打大铜锣1人,打钹1人。
二、治丧时间表。表中写上:起鼓、小殓、大殓、成服、做斋起坛、还山等时间,注明各种生肖的人在上述仪式中要避开,不然会相冲,对其不利。如生肖不合的人参加其仪式会大病一场。未正式用事之前,村里面的亲朋好友邻居妇人,都会过来帮忙做家务做饭,准备用事材料,桌椅之类。报丧
又叫“报死”、“报孝”。请地理先生择定日期,接着派内亲向亲戚“报丧”。如果是女丧,就必须等其娘家亲戚到了,并验其是否正常死亡后才可装棺入殓。死者入殓后,当晚设灵堂,儿孙在灵堂两旁席地而坐,通宵达旦,恭敬守孝,日夜守护死者遗体,直至死者出殡还山。
例如:家里女长辈过岁,需第一时间往娘家的外祖父、舅家及亲叔家报丧,随后向亲朋好友报丧,告知用事时间。准备治丧
在理事人的安排下,做好下列工作。
1、设灵堂
2、请风水先生踏看墓地
3、请懂礼仪的人写讣帖送各亲友,用蓝纸、白字写对联,写挽轴、铭旌
4、做花圈、灵堂
5、请乐队、笛手(乐队是演奏祭施)
6、请和尚或尼姑“做半夜光”
7、写好治丧时间表,治丧期间工作人员安排表
8、拟订治丧期间席位
9、丧家要交足治丧期间拟定的资金给理事人。
设灵堂:灵堂布置得要有哀伤气氛。要为死者点燃一盏油灯在棺木的脚跟边,倒头生公鸡一只。在“孝帘”(一种用白布做的幕)前摆一张八仙桌,置死者神位(灵牌)。挂死者遗像於“灵屋”正中。灵屋是用竹片扎架,五色纸粘贴而成,灵堂两侧置纸扎的金童玉女。灵前设香案一张,案上设香烛、酒、荤素食品。下设跪垫。厅堂大门两侧及灵堂上张贴对联。对联用绿纸写。吊唁
死者生前友好或其他外人,闻讯前来致哀,要先到灵堂向死者牌位(或遗像),按亲疏或一跪三叩,或行鞠躬礼,然后才与死者家属见礼。接外家
本地人做外家的接到讣帖后,若上午接下午则要派人去“探青”。即去看死者遗容,看完后要当天下午返回。见到遗容后外家要用手摸一摸死者面容,规定要男人去。李招书同志说:外家侄和女死者是有血缘的关系。外家代表要男人去则代表本姓族人的场面。有钱的外家,连“做斋”的钱都由外家包了,以此显示场面气派。
外家去奔丧:一般都在8人以上,越多越好,表示隆重,经济条件好的外家,做“半夜光”的钱由外家出,显示有气派。去奔丧的外家一帮人,必须有一个会做礼生的,一个会读哀章的。有男、有女,女的多数请中年妇女,并选熟练懂“哭词”的妇人去哭姑婆。
外家要在大殓前到达丧家,死者在大殓前要再见一面外家的人才可封棺大殓。钉上四枚大铁钉,此时向死者行三鞠躬礼。哭灵的妇女们便要大声哭灵了。入殓
为死者装扮,盖上大红盖头布,由亲人捧死者头、脚将尸体人棺。
入殓分小殓、大殓两种。
小殓要起鼓以后才可以。起鼓是有时辰的,接地理先生所择的时间而定。有时因日子不好而延迟几天时间。小殓:尸体入殓时,用瓦垫成高高的枕头(有些村庄用稻杆),用草纸垫棺材底。按择定的时辰一到,把尸体反抬进棺材里面。抬尸体的人要由嫡系子孙抬。此时全体子孙要在场,要鸣锣击鼓,放鞭炮。
大殓:这时把棺材盖上,钉上铁钉,子孙分拉子孙线。这时不但要子孙在场,族中五服(五世内至亲)内的人大场,若是女死者,则外家的人要在场。向死者再见一次面。大殓时辰一到,棺材封盖,击锣鸣鼓,子孙们嚎哭声响成一片,场面相当悲痛,使闻者莫不为之动容。举哀
死者家属披麻戴孝,亲友伤心啼哭。女眷各按自编之词,依一定调子和节奏号哭,俗称“叫哀”。点主
设死者灵位,灵牌上写“某某之灵主”,“主”字要留上面一点不写,成“王”字。男丧请族长、族中德高望重者,母丧则请舅家中男子最长者,在灵牌的“王”字上添加一点,成“主”字,叫“点主”。意即尊长同意此丧事。此时孝子孝孙应哭拜跪谢。出殡
出殡前,举行祭奠仪式(富户还请当地名士在灵堂读祭文、唱挽歌)。出殡时,抬棺者规定要有八人(俗称“八大王”)。一路丢纸钱(俗称“引路钱”),鸣锣放爆竹,由死者长子捧灵牌(如死者子殁,则由长孙代之),其他孝子扶棺缓缓而行。抬棺材的必须是已婚有子嗣男性,且属相不与死者犯冲。
送葬队伍排列有顺序。放炮撒路纸的先行,然后是头锣、灯笼、彩旗,铭旌、锣鼓、灵柩,后面是孝子、孝孙孝女等五服内亲戚亲友。送葬队伍伴随着锣鼓声,孝子孝女们的嚎哭声,隔一段时间响一单响鞭炮,笛手吹哀歌,向埋葬地点走去。
路祭:送葬队伍来到三叉路口要举行路祭。此时再向死者的灵柩再祭祀一次,在开阔地段摆香案祭品。和尚绕着棺木念经文。路祭完毕,亲友和做媳妇不能送的人可以回去(不能原路回)不必再送了。其余要送到最终地点。
印象中送葬人员回去路上需将白布条扔掉,到主家需要跨过火堆,红曲水用手蘸一点往脸上、额头摸一摸,用梳子梳一下头,挂红绳。遗体火化
由长子拿遗像,次子拿灵位一行人护送遗体到火化间,进炉前,鼓乐宣天,爆竹齐鸣,依次全体跪拜送母亲遗体进火化炉,由亲人亲见骨灰装入盒内,由红布包好带出。一般长子手捧骨灰盒,次子捧遗像,女儿捧灵位牌,一行人护送到追思堂前。
印象中回去后,还需将灵屋,纸做金童玉女及其它物品放到天井一起烧掉,儿子腰缠红背带,拿镰刀在天井四周刮,每个儿子,孙子一盏油灯等。酬宾
丧事毕,宴请来宾,俗称“食斋饭”。席间除帮工外,他人一律不喝酒。饭后,对所有送礼者,一概要回礼。回礼要重于原礼,甚至加倍奉还。送火
安葬当天及第二天黄昏,死者女眷要前往死者坟前点燃蜡烛、草绳,意为送火给死者在阴间照明。
以上大都采编自网络,可能是每个地区还有点差异化。
聚合标签:丧葬习俗
有用+1! ()
上一篇: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风民俗
下一篇:闽东丧葬习俗
更多相关
随机图文
-
河北农村丧葬“哭街”习俗,闺女撕心裂肺沿街报丧
位于层峦叠嶂沟壑交织的深山中的河北涉县王金庄,在这里,至今依然保留着比较原始的葬礼习俗。丧葬习俗都是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希望死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里活的更好,通过这些仪式,让活着的人多一份心安。 老人李胖的 -
迁移坟地的禁忌
迁坟下葬时不要随便往重庆墓园内堂中放入十二生肖的小动物,以免与自己的祖先以及后代的生辰八字相。 迁坟下葬时不要放入桃木制品、朱砂、金属利器、雄黄等 -
安仁丧葬礼俗
丧葬礼俗,古称“凶礼”,民间俗称“办白事”,是人生礼仪中的最后一件大事。本为哀,何言喜?因古人认为人死是“驾返仙乡”,去极乐世界“再造辉煌”,屋内做法事、佛事 -
永川区开展公墓单位“春节”安全大检查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 “春节祭扫高峰”即将来临之际,按照重庆市殡葬管理中心《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群众祭扫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永川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