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成都客家的传统丧葬礼仪【超详细】
管理员2022-04-06【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4、供桌左方摆猪、右方摆羊。称之“少牢”。供桌下摆一碗茅砂。
5、香案右方为礼生通之站立位置,“引”则站于末端供桌之旁,读祭文之礼生则站于香案之侧,孝子孝孙等穿有丧服者,围于灵柩四周,其余观礼立于供桌两侧或前方。
6、提供祭拜牲仪者,包含丧家、娘家、出嫁女婆家及媳妇娘家。祭奠完毕,牲仪各自带回,丧家须给红包,红包内金额由理事者决定,以牲仪折合现金或加一、二成为原则。
7、祭奠时进行奠礼之礼生三人,须给予礼生肉(猪肉二斤)一块、毛巾一条、红包一个。
8、三献礼仪式。行祭奠礼(或行宾祭礼)肃静,阵设,执事者各执其事。升炮、击鼓三通,鸣金三匝。大乐三吹,大铜三发,细乐三奏,金鼓一齐鸣,更细乐。主祭者(宾)就位,参神,鞠躬,诣舆洗所,授巾,巾净,舆毕,复。跪,叩首,兴平身。诣香案前,跪,一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司樽者,酌酒献酌,奠酒,献箸,伏俯。读祝文,乐止,宣读,复乐,兴平身。复初位,行初献礼,主祭者(宾)由东阶升诣××老大(儒)人之灵座前就位,跪,一献酌,奠酒,献馔,呈箸,叩首,兴平身,复初位。行亚献礼,主祭者(宾)由东阶升诣××老大(儒)人之灵座前就位,跪,亚献酌,献禽,呈箸,叩首,兴平身,复初位。行终献礼,主祭者(宾)由东阶升诣××老大(儒)人之灵座前就位,跪,终献酌,献鳞(鱼),呈箸、献食,佑(又)食,献茶,献帛,叩首,兴平身,复初位。跪,叩首(三次),,兴平身,三揖辞神,礼毕,彻馔,升炮(主唱),孝子出帏,答礼,稽颡(三次),答拜(三次)。
六、做道场,做禅子
1、人死后,请道士或和尚追修功德。
2、做道场,一般都有男家祭(即致悼词)、女拜血盆、行三线、破地狱等仪式。 家祭,一般都用客家话,显得虔誠,朴实,不忘祖宗。由孝子请四、五个十年左右童男,向死者灵前叩头礼拜,少则2400拜,一般为3600拜,敲一下木鱼,拜一下,为死者消灾。破地狱,由和尚手持法器领着孝子围着预先放好的小青瓦的圈子转,边转道士边念“消灾经”。念毕,和尚手持法器将小青瓦打碎。从东西南北中破,共五门。以让死者少受阴间地狱之苦难,早日上天堂。破地狱完毕,吃血酒,孝子每人都要給紅包,少则一个,多者三个。
3、做道场是依时间长短分:道场功果连宵(即一夜),为经济不是很宽裕人家采用;下午连宵(为下午加一夜)为一般人家常用;其它一昼一夜、二昼一夜就视丧家的经济条件而定。
七、点主
1、成都客家的点主,一般安排在安葬前一天的午夜举行,由孝子双手置于背后,反持神主牌跪地,接受点主,或设点主台。死者是男的,由族长或男家有名望的人点主;死者是女的由娘家代表点主。点主之人称点主官。点主官用朱笔将前书神牌之“王”字加一点成“主”,称之“点主”。点主时,由道士或阴阳先生引导点主。点主者,须讲四句巴适话。点主官下点主台后,孝子要备一份礼品送给点主之人。
2、请先生书写香袋,外书名讳谥号七字或十二字,内放书写生卒年月日时之红纸,另请工人制香篮、香筒、灵位牌,备安香火之用。
八、营葬
1、发丧前一两天,请地理师(堪舆家,又称阴阳)选择吉地,带工人携带锄、箕、糖果、金香、往墓地测方位、挖圹。圹宽一弓手(两手插腰,两肘间之距离)长九足掌(脚尖至脚跟长度之九倍)深约棺木之高度。并在挖好圹焚香化灵屋。在安葬前一小时,要用豆杆、柏树技、纸钱烧坟圹,称之为烧筋井。
2、预先写妥墓碑,请雕刻工匠刻好。
3、安葬前一夜,打斋普渡众位无祀孤魂。分荤、斋两界,各设香案,各插一支香牌,荤界写“本境男女无祀孤魂香位”;斋界写“南无焦面菩萨香位”。案上摆设各种祭品,及寿金、银纸、割金、巾衣...等。每碗祭品上均须插上一支香。
4、打斋普渡夜,将死者神主牌放置旁边,以礼品祭之。称之“陪席”。
5、普渡时,道士诵经念词,宣读红纸书写之普祭文。
6、发丧前,先请先生作哀章,奠章祭文,诔辞、吊辞...等,以备行祭礼时应用。
7、妇人,死还须准备转祖衫,一疋蓝布,一疋黑布,各八尺长,还娘家留念。
8、停柩期间亲朋吊唁,并致送奠仪、挽联、挽幛等,执事者应登记。亲朋来时,死者子孙须跪下迎接。
9、神主牌插于香炉,由长子、长孙捧之。另有招魂竹、纸幡亦由捧香炉者持之。
九、发丧
1、发丧,也称出殡。发丧前,先将灵柩移于厅堂外,设香案、供桌,摆上所有祭品,行发引礼祭之。
2、发引礼仪式。同成服礼,只把头尾两句改动一下:“行成服礼”改为“行发引礼”,“入帏”改为“退位”。其余完全相同。
3、打火把。用稻草扎成草辫子两根,根据安葬地远近来定长短。由两人打火把,在发丧前十来分钟前出发,按预定的线路走向安葬地。
4、丢买路钱。丢买路钱之人,沿打火把人走的路线走,一路丢一路的钱纸。遇桥或过函要插香钱。
5、送葬。先花圈,祭幛,孝子端灵位、遗像、灵幡走在灵柩前,再乐队,然后是灵柩,最后孝女亲族戚友。一直送达墓地。称“送上山”。送葬队伍颇为壮观。
6、抬柩者均由族人或帮忙人担当,今由葬仪社包办。沿丢买路钱之路线走。
7、灵柩抬起后不得着地;如距墓地遥远必须中途休息,必须以长板凳二张承之。送葬者须面向灵柩跪着休息。死者及大,以示尊重。
8、灵柩所经之路途,路上须燃放炮仗。现有些场镇一般不许燃放炮仗。
9、灵柩到达墓地,置于圹旁,依地理师所择时辰下葬、掩土、做墓头。
10、下葬后,地理师还要給孝子女留后土。孝子女背朝墓地,双手捧土抛向墓地,然后牵起衣服背后兜起,地理师向孝子女撒些大米粒。以示后人发达。
11、送葬回来后,送葬者须先跨火堆(柏树枝),然后围一棵树或预先划的圆圈转三圈,再吃点菜食,方可进屋。
12、发丧之日,死者家属要办酒宴答谢宾客。酒宴中有一道菜,是用猪肉截成的“三角肉”,代替了九斗碗中的肘子肉,称“坨子肉”,带姜汁味。酒宴要完时,孝子女面向宾客下跪,由礼生代孝子女答谢宾客,孝子女三叩首谢拜。注:现在按《成都市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提倡火葬,禁止土葬,故以上礼仪有所更改,随礼就可。
十、善后事宜
1、灵柩掩土(火化)后,回丧家应安香火或安灵。孝子女将麻绳、香袋拴于神桌脚上。然后是除孝服。
2、发丧后,死者之床铺被席及所用器皿,该抛弃者以火毁之;该留者刷洗干净,再搬回原位。
3、所留衣物及遗下存款由子女均分,其所遗银钱,称为“手尾钱”。
4、女死,于发丧后将娘家的悗布应给娘家带回。
5、发丧后,需要“送火”,连续三天。首日送至墓地并圆坟,孝帕留尾。次日后渐缩短。
6、回煞。所谓“回煞”,传说人死后,鬼魂(三魂七魄)要回家收阳间足迹,如遇人惊扰,魂魄就回不来,故家人须回避。回煞日期,是由阴阳根据死者出生、死亡时间推算出来。时间多在晚上,家人不能在家住,须到其他地方“躲煞”。
7、人死之日算起,每七日须做七。五七为女儿七(妹子七)由女儿备牲仪拜之。并在七七四十九天中,一天三次即在吃饭前上香、敬饭。
8、出行。人死后,其配偶、子女须到娘家、舅舅家或至亲家走动一下,各走一家。受出行亲戚要回赠烧箕一个、甘蔗二根、菲菜二把、包子九个、筷子九双。
9、上新坟。第二年立春之后,至过社前就要上新坟。子女商量办,要在将坟墓前跪拜之地铲平,坟上垒土,焚香拜祭。
10、除孝,亦称“除灵”。人死后一般在一年以上,古时也有满三年,今也有120天后除孝的。子女定一个时间,备办祭祀物品,带上买的银可子、孝帕一起去坟前,焚香拜祭。并撕一小块孝帕,连同纸钱一起焚之。
11、合火。除灵后将香袋烧毁,取其灰与香灰放入祖先神位前之香炉内,称“合火”。 若有父母、其配偶健在,不能合香碗,父母、其配偶不在后才能合。
12、成都客家人,在死者十年后,择吉日捡筋,再请地理师选吉地安葬,称为捡筋葬,也叫二次葬请看老黄历网的文章有详细的描述。每年应备牲仪,率子孙至墓地祭扫,以黄纸挂于墓碑上方之中央,称之“挂纸”。
聚合标签:丧葬礼仪
有用+1! ()
上一篇:9丧葬费是否属于遗产,能继承吗?
下一篇:神农架百代丧葬民风:打丧鼓
更多相关
随机图文
-
夫妻合葬对联 - 挽联 -
哀思花圈009 夫妻合葬对联 - 挽联 - 葬礼花圈网 夫妻合葬对联: 上联:灵山宝穴千古秀; 下联:皓月高天万里长。 上联:灵山宝穴千古秀; 下联:沧海高天 -
为何丧葬仪式上要用鸡引魂
汉族和中国南方的很多少数民族都有一个习俗,在丧葬仪式上会用鸡引魂,大部分地方是杀公鸡,部分地方是从家中抱鸡去坟地后就不管了,这项习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汉代以来墓葬中就有陪葬木鸡,在1958年新疆尼雅遗址中出土 -
精准扶贫 扎实推进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渝北区殡仪馆馆长范和新多次前往统景镇西新村的结对帮扶家中,了解帮扶对象真实情况、分析梳理致贫原因、拟定帮扶措施,掌握帮扶对象新近情况,确保了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8月22日上午, -
详谈回族人民的传统殡葬礼仪
在重庆,大多数人的民族都是汉族,汉族传统的殡葬礼仪见得多了,可是从未见过少数民族安葬在墓地中的仪式,今天陶然寝园的编辑找出了关于回族人民的殡葬礼仪,并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