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风俗殡葬风俗
中国火葬历史至少三千年,但人们为什么更喜欢土葬?
管理员2019-06-15【殡葬风俗】人已围观
去年江西殡葬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抢棺砸棺”的过激现象,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土葬的弊端日益显现。比如土葬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毕竟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死人和活人抢地盘的矛盾。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考虑当代人的利益,推行火葬似乎是必然的。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可以发丧葬财而支持火葬的。
和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火葬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就有火葬的记录,若从这一时期算起,火葬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实际上火葬还可以追溯更早,甘肃临姚县就曾出土过装有骨灰的大罐。在唐宋时期,火葬相对流行,这得益于佛教的传播。信佛的人认为,人死后通过火化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除了佛教的影响,经济因素也是古人选择火葬的考虑原因。在封建社会,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上,广大贫苦农民没有地方安葬亲人,选择火葬也是一种无奈之举。而且,火葬省去了土葬的繁缛礼节,节省不少开销。
然而火葬有悖于儒家伦理道德,在历史上常常被抵制。明清时期,官方明令禁止火葬。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弗敢损伤“,虽然死后万物皆空,但是一想到身体被烈火焚烧,剩下的骨头还要被磨碎,还是于心不忍。《葬书》云:”葬者,藏也,乘生气也。“,这个观念表明埋葬死者就是要依凭土里的气。在中国的小农经济里,人们对土地有很深的情节。女娲造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土孕育了人类。当人死后,就要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因此,土葬,被认为是最后的归宿。
”入土为安“的观念由来已久
土葬与火葬之争,实际上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争。传统重情怀,现代讲发展。时代的车轮一直在滚滚向前,有些观念落后了,就渐渐淡化了。光明网的一篇评论中写道:“丧葬火化是大势所趋。对此,即使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也并非昧于此势。对于那些离土打工的中青代农民及其后代来说,改变丧葬观已非难事。”况且现在的殡葬方式呈现多元化,有充满浪漫主义的海洋葬,有更节地的生态葬,甚至还有太空葬。
商业太空葬已经面世21年
对于新一代青年来说,对土葬的执念没那么深了。这已经是一种转变。改革不必操之过急,需要时间让人们去了解和选择自己合适的归宿。
为了向节地生态安葬践行者致敬,9月2日,重庆墓园中的陶然寝园举行“第一届节地生态集体安葬公祭仪式活动”。陶然寝园作为辽宁省生态公墓,积极响应市政府《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指导意见》的号召,在墓园黄金地段划拨出2000多平方米绿地做为节地生态草坪安葬区,推出“无条件全免费”草坪葬,树立诠释生命不朽的“叶魂纪念丰碑”,并免费向百姓提供可降解骨灰盒。
据了解,为减轻群众负担,保障基本安葬需求,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广泛宣传,重庆墓园中的陶然寝园现已征集骨灰近50份。这些节地生态安葬的践行者们将与自然融为一体,骨灰安葬后不留任何标记,真正将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作为安葬价值的导向,使安葬活动更好的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节地生态安葬是移风易俗,是促进生态文明,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陶然寝园为节地安葬做出巨大贡献,成为重庆引领节地生态安葬创建活动的示范墓园。
成立于1993年的重庆墓园陶然寝园从一开始就以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园区。它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实现了“用最美墓园致敬生命”,让公墓变成公园,让告别变得美丽,让祭奠变为纪念,从而成为重庆最美“人生后花园”。
聚合标签:
有用+1! ()
上一篇:重庆墓园墓地朝向选择五
下一篇:一场讲究的丧事要走多少个流程
更多相关
随机图文
-
哈萨克族丧葬习俗
哈萨克人的丧葬仪式基本上是按照伊斯兰教的仪礼进行的。人死之后脸朝西安放,绑住下巴颏,用洗净的布遮盖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遗体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亲点 -
【墓碑图片】墓碑碑文范例 墓碑碑文怎么写 碑文格式
今天我们要向您介绍的就是墓碑碑文格式,并向您展示墓碑图片和墓碑碑文范例,让您了解一下墓碑碑文怎么写。 其实墓碑碑文的构成并不复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抬头、正文和落款。抬头和落款分别写上亡人生前的职务和立 -
市殡葬事业管理中心加强殡葬服务机构安全督查工作
近日,为牢固树立全市殡葬行业安全发展理念,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市殡葬事业管理中心按照市民政局《关于开展2017年“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月” -
回族葬俗:着水、送埋体、穿克凡
1、着水。是回族、维吾尔、哈萨克、东乡、保安、萨拉等向阳伊斯兰教诸民族的丧葬习俗。亡人在埋葬前,要将尸体洗干净,由亡人的近亲二人,一人执汤瓶,一人洗亡人。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