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网上悼念黄苗子,无碑的灵堂情亦深。

管理员2020-03-07【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网上悼念黄苗子,无碑的灵堂情亦深。

  黄苗子,广东中山人,1913年生,著名书画家、美术史家、作家。

  著有《美术欣赏》、《吴道子事辑》、《古美术杂记》、《货郎集》等。

  “我已经同几位来往较多的‘生前友好’有过约定,趁我们现在还活着之日起,约好一天,会做挽联的带副挽联,不会做挽联的带个花圈,写句纪念的话,趁我们都能亲眼看到的时候,大家拿出来欣赏一番。这比人死了才开追悼会,哗啦哗啦掉眼泪,更具有现实意义。”

  文化老人黄苗子先生于1月8日在朝阳医院辞世。

  黄苗子先生的三个儿子黄大雷、黄大威、黄大刚今天在百雅轩网站上发布了致各界朋友的公开信。公开信称“父亲黄苗子于2012年1月8日11点27分走完了他人生的路程,去和母亲团聚,去和他的朋友们聚会了。”

  公开信表示,黄苗子一生怀着对祖国和中国文化的执着,经历百年风云。今年1月1日,他笑着说:“我今天100岁了!”而在他走完人生最后之路的时候,他曾说:“我该做的事都做完了!”

  黄苗子先生生于1913年,是我国著名书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其书画作品曾在德国、日本、韩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展出。

  黄苗子先生的书斋名为“安晚寄庐”。在书房入口处的墙上,悬挂着他自己所作的对联“惟金石可长久,只富贵不妄求”,另一面墙上,则是马致远旧宅屋上掉下的一块瓦片,上面写着600年前这位诗人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在这一方宁静致远的空间里,黄苗子先生安静地度过流年,平和,朴实,不张扬。

  甚至,对于百年归西,这位“安晚寄庐”主人都有着不同一般的豁达和幽默。生前,他曾写过一篇《遗嘱》,坚决反对死后开追悼会、座谈会,更不许宣读悼词。“我和所有人一样,是光着身子进入人世的,我应当合理地光着身子离开(从文明礼貌考虑,也顶多给我尸体的局部盖上一小块旧布就够了)。不能在我死时买一套新衣服穿上或把我生前最豪华的出国服装打扮起来再送进火葬场,我不容许这种身后的矫饰和浪费。”

  他说:“我已经同几位来往较多的‘生前友好’有过约定,趁我们现在还活着之日起,约好一天,会做挽联的带副挽联(画一幅漫画也好),不会做挽联的带个花圈,写句纪念的话,趁我们都能亲眼看到的时候,大家拿出来欣赏一番。这比人死了才开追悼会,哗啦哗啦掉眼泪,更具有现实意义。”

  这位文化老人自称“绝不是英雄,不需要任何人愚蠢地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白流眼泪。至于对着一个普普通通的、木知木觉的尸体去嚎啕大哭或潸然流泪,则是更愚蠢的行为,奉劝诸公不要为我这样做(对着别的尸体痛哭,我管不着,不在本遗嘱之限)。”他认为,如果有达观的人,碰到别人时轻松地说:“哈哈!黄苗子死了。”用这种口气宣布他已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恰当的,我明白这决不是幸灾乐祸。”

  不少网友得知黄苗子先生辞世的消息后,网友为了追思毛苗子先生,自发的组织在网上的悼念活动,许多网友在,思念网,怀念网、网上祭祀、上开设网上灵堂,虽然无碑但是网友的深情留言亦感人置深,对于亲人的追思我们不一定非要表现于某种形式,重要的是能表达我们内心的怀念和感恩...

  传统祭拜无非是烧纸时,祭拜人嘴里不停地念叨些吉利话,将纸烧成灰完毕,不乏有个别不孝子孙在敷衍,在走形式。我确实亲眼看到过,一群儿女在那里烧纸祭拜,一边说笑,一边打逗,很不严肃。 试想,在这种氛围,他们能与冥界的亲人进行交流吗?即便是交流,冥界的亲人能收到他们的信息吗?他们烧的所谓纸钱,冥界的亲人能收到吗?显然是瞎掰。不仅如此,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当他们烧纸走后,地面上就会留下好长时间去不掉的黑圈圈,不但烧纸时有黑烟,一刮风到处飞纸灰,即破坏空气,不美观、不卫生,还不环保。

  网上悼念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祭拜效果,而且还快捷、方便、卫生、环保,好处特别多。 祭拜是活着的人向故去的亲人表达一种追思和怀念,是一种人们头脑中的臆念、情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传统的祭拜耗人、耗力、耗物、耗时,而且有局限性。网上祭拜不仅能替代传统的祭拜,有透明度,而且功能更强大。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