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一场体现生命死亡公平性与尊严性的追悼会

管理员2020-09-02【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1944 年9 月8 日,在延安有一场毛泽东主席亲自参加,亲自为逝者撰写挽联,并发表演讲的追悼会——这就是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追悼会上,毛泽东演讲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和所领导军队思想和行动的宗旨。同时,这场追悼会及毛主席的演讲中,还体现出死亡公平性与尊严性的生命文化思想,是我们今天研究生命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揭示出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生命文化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一体、两面、三个阶段、四个生命维度”交互影响和作用下构成的生命统一体。“两面”是生命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三个阶段”是生命的存在阶段、死亡阶段和生命文化传承阶段;“四个生命维度”是指由生命的自然属性决定着生命具有生物性生命(物本生命)和血缘性生命(缘本生命),生命的社会属性决定着生命具有事业性生命(业本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神本生命)。

  生命文化认为死亡具有公平性。一是生命自然属性死亡的公平性,正如毛主席在演讲中所说“人总是要死的”,对于人的生命而言,死亡是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任何人不论如何长寿都会死亡。二是遗体处理的公平性,如果仅就遗体的生物性而言,都是生命的废物,无论其生命的社会属性如何不同,都是要采取各种方法处理遗体,这也是生命在死亡上的公平性。三是生命代际公平性,按照“代际正义”理论,在资源短缺和空间日益紧张的社会背景下,一代人死亡后就应该腾出生命存在的空间和使用的各种资源、环境,让位给下一代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命代际公平性。

  生命文化还认为,生命的死亡具有尊严性。一是就生命的自然属性而言,生命是珍贵的,死亡应该得到尊重。人的生命是宇宙间的精灵,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对生命的死亡应该特别给予敬畏和尊严。基于对生命的珍爱和尊重,毛主席在演讲中强调,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但是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二是从生命的社会属性上而言,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社会的一员,在社会群体中与人们患难与共、共同生活、共同创造、共享喜悦,他们的死亡都应该得到死亡的尊严。毛主席在演讲中还讲道:“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三是生命的社会价值与意义不同,生命死亡的受尊重程度不同。毛主席在演讲中还讲道:“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时隔71 年后的今天,学习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研究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深感这是一场具有无产阶级生命观和死亡观的追悼会,这又是一场将“生命死亡公平性”与“生命尊严性”有机结合的追悼会。据笔者的粗浅研究,“生命死亡公平性”与“生命尊严性”是生命文化的基本原理,也是殡葬事业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从事殡葬服务,推进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聚合标签: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