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死亡教育简介
管理员2020-09-04【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无论中西,“死亡”一直是人类社会中最大的禁忌。美国学者福尔顿曾说:“死亡,就像有毒的疾病,在美国文化中,是一直被避讳的主题,也是人们逃避、拒绝和厌恶的话题。”日本人在参加了他人的丧礼回去家门口时,必请家人先在其身上清扫一下,以示除去不净。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对死亦万分忌讳,连与死字谐音的“四”也成了不吉利的象征。甚至有些楼房的四楼出租都比别层便宜。这种躲避的行为与习俗经过长年的累积,无形中就造成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否定。 然而死亡却是人们迟早要面对的必经历程。既然人人早晚都要经历到失去至亲者以及面对自己的离世,那么我们难道不应该将“死亡”与我们平时所关心的生、老、病一样来正面与积极地加以关注和接纳吗?巴斯卡里对死亡曾有着极好的诠释,他在其著作《人、人生、人性》中说道: 当我们能坦然地接受死亡,而将它视为是生命周期中另一个面 貌时,我们将会以欣赏的眼光去面对生命中每一遭遇,并赋予其价值。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遭遇将不会再重现在我们的生命中,所以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时光。 对生命而言,死亡不啻是它的导师,只有无知的人与不能勇于面对生命的人对死亡才会感到恐惧。明智者视为亲密的伙伴和仁慈的导师。任何人若要完完全全成为一个生命力充沛而丰富的人,那么在他有生之年必然得与死亡结友。 了解死亡的本质,坦然面对并接纳死亡,如此方能使生活真正获得充实,人们才得以认真地体认、享受与珍惜生命的价值。也因此,死亡学、死亡教育必然有其研究、存在的价值与重要性。 一、死亡教育的定义、重要性及目标 根据吴庶深先生在《国内外“死亡学”系所发展之分析》提供的信息,“死亡学”一词,首先是由生于俄国的科学家艾列梅奇尼可夫在1903年提出。他在《人类的本质》一书中指出,以科学的精神及方法研究“死亡学”及“老人学”,可以减少人类承受痛苦的过程,并可改善人类生活的本质。至1912年 ,美国医学家教授罗威·柏克在医学协会的期刊中撰文,认为“死亡学”主要研究“死亡的本质及原因”。现在公认的定义是:死亡学(Thanatology)涉及到人自出生到死亡所面临的各种和死亡或濒死有关的问题、态度与情绪方面的处理等等,是一跨学科的综合学问,包括法学、医学、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教育学等等相关领域。 以死亡学的理论为指导,帮助人们了解死亡、了解生命的教育过程就是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可以说是“全人教育”、“生命教育”,其重要性在于帮助人们获得面对与处理自己及他人的死亡与濒死时的各方面的准备,其目标在于:活得有意义、死得有尊严、有价值。其具体定义将在下一节做详细地解释。 1.死亡教育的定义 依库里斯开克的定义为:死亡教育,指帮助个人意识到死亡在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提供合理相应的课程设置以协助学生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并将之统整于生命中的一个教育过程。 摩根认为死亡教育不仅关系到死亡本身的问题,而且还涉及人对自己及对生存于其中的大自然及宇宙的感情。死亡教育必须和我们的价值观念、与他人的关系及建构世界的方式相结合。死亡教育,可以加深我们的生命质量以及人际关系的品质。 沃斯等人则认为狭义的死亡教育主要是指以教导死亡这个课题为主题的正式教学或教学团体为主体的、包含有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教育建制和完整的教育实施过程。另外,广义的死亡教育除了制指正式教学之外,也涵盖着非正式的、偶发的、自然的、定期与不定期的和非直接的与死亡相关的教学。 综上所述,死亡教育就是指以死亡为主题,探究死亡、濒死与生命的关系;帮助个人了解死亡,增进人们把握生命意义 ,并提供人们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及其在人生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重要性。例如:了解死亡在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个人有何影响等等。从而使人改变自己的想法、感受、价值观,乃至行为模式。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以庄严和平静的态度面对死亡,并且实现做好死亡的准备。其实施过程应是具有目标性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与死亡相关的教育活动。其宗旨在于使人们掌握健康而积极的生命观,从而创造积极而有意义的人生。 2.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希腊哲学家塞尼卡曾说:“生命历程中,人也必须不断学习如何生活,更令人意外的是,整个人生历程中,人必须不断学习死亡。”学习生存和学习死亡其实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对死亡的认识,我们去思考存在。体认死亡是体认生命的意义,而接受死亡会让我们承担生命的责任。生命离不开死亡,死亡让我们记住生命的有限,意识到时间的有限,促使我们好好珍惜现在,进而改变人生观。学习生活一定要真实地面对死亡。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死亡却越来越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数百年来,临死和死亡是家庭成员和朋友共享的体验,临死者在最后一刻总有许多亲人,包括小孩围着他。而在如今科技文化急剧进步的社会中,死亡已非往昔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被处理,而多数是在医院冰冷的医药科技处理之下被排斥在家庭之外,今天许多成年人和绝大多数的儿童都不在有这样亲密的死亡体验。以美国为例,十分之八的人死在医院或小型私人疗养院里,这类死亡被处置得毫无个性可言。外面是热闹非凡,而里面却是可怕的孤独;没有人来安慰临死的人,没有人来哀掉亡者。死亡教育越来越有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了。 艾迪与阿莱斯在其合著的《死亡教育》一书中,综合个学者之说法,提出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如下: ⑴帮助人们面对自己的死亡,个人可以使用有效的问题解决技术与处理方式,来摆脱内在的冲突与死亡的恐惧。对于死亡的恐惧是许多人共有的经验,这除了进化的原因之外(对死亡的恐惧可以增强生物的避难意识),更有文化积习而来的原因。就生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个人而言,之所以会害怕死亡,其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三项:①未知的恐惧。我们的文化中有许多的传说和禁忌,人们弄不清死亡到底如何,死亡的世界如何?连自己的亲人死后也可能变成厉鬼来害人,死亡自然是非常恐惧的。②失落及分离的恐惧:人死亡是总体的失落,我们要割舍掉人间拥有的一切,人世间的人、事、物皆要舍下。如果一个人平常就不能处理失落,对于死亡自然会更加恐惧。③死亡的形貌及死亡过程的恐惧:未了心愿的遗憾及对人生过程的悔恨,来不及补救之恐惧。因为人们不做死亡的准备,不事先立遗嘱,一旦死亡发生则发现许多未了心愿的遗憾已来不及弥补了。 ⑵日常生活中的音乐、艺术、文学,对死亡的描写、宣泄、以及媒体对死亡的大肆报道、渲染,而成人对死亡却噤口不谈,在如此的现实情况下,更需要通过死亡教育使我们正视这些冲突,而以较健康、正常的观点来从死论生;并帮助一般对死亡与濒死毫无所知的人了解有关的术语、内容。 ⑶帮助人们,使这可以公开地为自己的死亡做好准备。准备分为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物质准备包括如何预先立下遗嘱、宣告自己将来希望选择什么丧葬仪式、遗体要如何处理;如患重病者是否希望仍继续用医药方式“延长”生命,平时就做好这些准备,心里就会坦然无俱,万一碰到真的死亡来临,家人也不至于慌乱了。精神准备:发展心理学家爱立克森认为,人成长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即为统整。若一个人即将死亡时,回头一看,感到过去生命毫无意义,肯定会感到一片混乱与失望,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因此,对死亡的精神准备,就是要对生命的重新评价与统整,以使对生命心满意足。 ⑷协助专业或非专业的看护者(包括家属),使之能够坦然地给临终病人及居丧者提供合适有效的情绪支持。 ⑸因为死亡宣告着生命的结束,所以人们透过思考死亡,可以更有效地去评价自己的生活,鼓励人们形成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 ⑹死亡教育思考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提升生命的品质,为人们的生命作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思索与规划。正如哲学家康登所言:探索死亡,人将会认真地检视对生命的义务。 3.死亡教育的目标 死亡教育如今仍在不断地得以发展,因而其目标也没有唯一不变的标准。但大致的看法是:学生对死亡及濒死有正确的认识,并能了解哲学、文学、宗教等领域对死亡的看法,以期能建立学生适当而健康的死亡概念及态度,获得有关死亡的医学和葬仪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能在哀掉中镇定地处理有关死亡的事件,并进而能促使社会改变对死亡所持有的错误迷信观念,进而用积极尊重的态度对待死亡。 莱维坦及吉布森认为死亡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五项;①使儿童及青年了解有关死亡及濒死等方面的基本事实。②使个人能获得有关医学及葬仪等方面的知识及讯息。③帮助个人澄清社会上及伦理上的一些有关与死亡的问题。④使儿童及青年能坦然面对重要他人以及自己的死亡,进而能有效地处理这些死亡事件。⑤透过绅审视个人的价值及先后缓急的人生目标,以增进生活的品质并提升生命的意义。 二.死亡教育的历史演进和现况 1.死亡教育的演进 曾著书探讨过丧葬文化差异的派恩在1977年指出美国的死亡教育,是从个别有兴趣的教授(主要是年龄集中在25~40岁为主的男性学者)开始的,而后才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并渐渐出现了一些相关的研讨会及教育课程。同时,在一些相关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里等都出现了对葬仪礼俗的研究。 死亡学及死亡教育的发端——著名诗人埃里欧特于1955年提出死亡教育与性教育同等重要:福尔顿等人于1958年著述有关死亡与濒死的文章;心理学家赫尔曼在1959年以行为主义观点著述《死亡的意义》一书,书中采用考古人类学、艺术 、文学、医学、哲学、生理学、心理分析、精神医学及宗教学等知识,全面地探讨了死亡现象,是世界上第一本做具代表性的死亡学著作,此书一经出版,引起了世人对死亡问题的公开讨论;全世界第一个安宁护理机构由西塞莉和桑德斯在1959年创设;1963年福尔顿首次在明尼苏打大学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卡利什和卡斯鲍姆于1966年春天创办了《终极》(Omega)的简讯,在发行12期之后改为《终极杂志》,探讨有关死亡与濒死极其相关主题;格罗尔曼在1967年出版了专著:《向孩子解释死亡》。 20世纪60、70年代死亡教育在美国大学学院开始有系统并有计划性地推广。1968年至1970年之间,开始有大量的死亡教育课程在大学及学员中开设;卡斯鲍姆在韦恩大学创立有关死亡与濒死的研究中心;卡波勒·罗斯的《关于死亡与濒死》(On Death and Dying )问世,为死亡教育的广播推波助澜。首次死亡教育会议于1970年在哈姆林大学召开;到1973年,全美已有六百所大学提供死亡教育课程;1974年国际死亡组织(International Work Group in Death Education)成立,同年福尔顿创设了死亡教育与研究中心(Center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Research);1976年,死亡教育与咨询论坛(The Forum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成立,后改为死亡教育与咨询方面的最重要的专业组织,名为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dseling ,简称ADEC);1974年,全美大学学院设有“死亡与死亡过程”等课程的已达165所;中学程度以上的有关死亡教育的课程已达1100所以上,弗格斯在1988年则指出1970年代左右的美国公立学校中,死亡教育仅次于性教育,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科目之一;1977年专业期刊《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发行,后于1985年改为《死亡研究》(Death Studies)。 80、90年代的继续发展。格拉斯在1982年的调查显示当时美国有关死亡与濒死的专业期刊有五种:《死亡教育》、《终极》、《本质》、《死的夙愿》及《自杀及其他危及生命行为》等。沃森在1983年统计,美国已有超过百篇以上有关死亡概念与态度及相关研究问世,各种教材也越来越多。莱明与迪克森在1990年指出,已有数以千计的中小学校开设死亡教育的课程。1985年,全美已有60%的大学提供至少一个学时的时间来研讨有关死亡教育的问题。到了1987年,全美共有85%的药业专业和医学专业为学生提供死亡教育。 三.死亡教育的内容 许多学者对死亡教育内容的观点,大多数承继莱维坦(Leviton)在1969年所提出的三个层面——死亡的本质、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和引起的情绪问题、对死亡及濒死的调适。详细如下: 1.死亡的本质及意义:⑴哲学饿、伦理及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观点。⑵死亡的医学、心理、社会及法律上的定义或意义。⑶生命的过程及循环;老化的过程。⑷死亡的禁忌。⑸死亡的泛文化比较。 2.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⑴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对死亡的态度。⑵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⑶性别角色和死亡。⑷了解及照顾垂死的亲友。⑸死别与哀掉。⑹为死亡预先做准备。⑺文学及艺术中的死亡描写。⑻寡妇、夫和孤儿的心理测试。 3.对死亡及濒死的处理及调试:⑴对儿童解释死亡。⑵与病重亲友间的沟通与照护,对亲友的吊慰方式、对临终关怀的了解。⑶器官的捐献与移植。⑷有关死亡的业务:遗体的处理方式、殡仪馆的角色及功能、葬礼的仪式和选择、丧事的费用等。⑸和死亡有关的法律问题,如遗嘱、继承权、健康保险等。⑹生活形态和死亡形态的关系。 4.特殊问题的探讨:⑴自杀及自毁行为。⑵安乐死。⑶意外死亡;暴力行为。 5.有关死亡教育的实施方面:⑴死亡教育的发展及其教材教法的研究。⑵死亡教育的课程发展与评价。⑶死亡教育的研究与应用。 而格莱伯森等人则认为中小学阶段的死亡教育主要应有如下的十项内容,才较为恰当:⑴自然的生命循环,植物及动物的生命循环。⑵人类的生命循环,出生、生长、老化及死亡。⑶生物学的层面:死因、死亡的界定。⑷社会和文化的层面:丧葬的风俗及有关死亡的用语。⑸经济和法律的层面:保险、遗嘱、葬礼安排事宜。⑹有关哀伤、丧礼、守丧等。⑺儿童了解文学、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中的死亡描述。⑻死亡的宗教观点。⑼道德和伦理对诸如自杀及安乐死等问题的讨论。⑽生死相关的个人价值。
聚合标签:
有用+1! ()
上一篇:教导儿童认识并正确对待死亡
下一篇:《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更多相关
随机图文
-
悼念老人花圈挽联
哀思花圈001 (一)灵堂门联: 1、父亡选用: 难忘手泽,永忆天伦 继承遗志,克颂先芬 2、母亡选用: 难忘淑德,永记慈恩 春晖未报,秋雨添愁 3、灵堂通用: 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精神不死,风范永存 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 良操美德千秋 -
清明节三峡游记
瞿塘峡、 巫峡、西陵峡统称为“三峡”。在《水经注》中对三峡的记载,“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过去一 -
清明节里谈思念
2019.4.5 星期五 江苏句容 多云 四月五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 -
各朝代清明诗吊收集
清明诗吊,清明悼词,清明祭词 各朝代清明诗吊收集(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