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中国殡葬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管理员2020-11-12【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佛教作为一种“了生死之学”,非常重视临终关怀。明朝憨山大师说:“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为开示本大事而已,非于生死之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世俗之人在人生状态上各有不同,所遭遇的人生事件各有不同,但惟有生死是相同的,众生平等,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佛教于临终关怀的重视,力求使世人摆脱面临死亡时候的痛苦和恐惧。《西藏生死书》中,对临终者的正确态度有充分诠释。“现在临终中阴已经降临在我身上,我将放弃一切攀援、欲望和执着,毫不散乱地进入教法的清晰觉察中,并把我的意识射入本觉的虚空中,当我离开这个血肉和合的躯体时,我将知道它是短暂的幻影。”也就是说,临终者在临终前那一刹那,应自我认清,原先血肉之躯,只是短暂幻影。如果本人做不到,其家属应该有责任帮助其完成,才能助其向极乐世界往生。

  直到现在,民间丧葬礼仪中也多少带有佛教于生死说上留下的印痕。如七七斋就是为死者祈福的佛事之一。即每隔七天为一个忌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这同佛教教义有关,佛教认为人生有六道流转,在死与生之间有一个“中阴生”阶段,在阴间寻求生缘,以七天为一期,七个七天必转生一处。因此就有了“七七斋”的丧俗,并且与中国传统的魂魄观念有相同之处,得到迅速传播施行。

  诸多名家对佛教学说并不排斥,甚至有身体力行者。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便经常与僧佛往来,如佛印等僧人就是他经常交往的好友,其名“东坡”亦是“东坡居士”的简称,甚至替代了其原名而更为天下所知。现代文化大师李叔同,曾写下优美的诗句传诵至今:“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于39岁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号弘一法师。弘一大师曾言:“若病重时,痛苦甚剧者,切勿惊惶。因此病苦乃宿世业障,或亦是转未来三途恶道之苦,于今生轻受,以速了偿矣。”

  四、哀伤抚慰与临终关怀

  古希腊哲学家说:“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哀伤抚慰就是为了解决因死亡事件所带来的这种“生者的不幸”,负责帮助遗属合理地纾解悲伤情绪,使之顺利过渡到日常生活状态。哀伤抚慰也就是协助人们在合理事件内,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显然,哀伤抚慰是一种针对死者家属的一种关怀伦理学。它突出的是人性的关怀和心灵的抚慰。需要注意的是,哀伤抚慰并不是帮助遗属克服和抑制悲伤情绪,而是合理地纾解遗属的悲伤情绪,以免影响其健康以及带来其他不幸。“悲伤”并不一定是消极的东西,尤其是和死亡事件相联系的悲伤。悲伤往往是主体因死亡事件而诱发的不自觉的反省所伴随的一种心理情绪反应。

  临终关怀又称安宁照顾、善终服务、姑息照顾等,是指对生命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关怀照顾,译自英文hospice,美国国立图书馆对此解释为对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临终关怀的特点是强调对症状和疼痛的控制,让患者在家中或者像家一样的环境里,舒适地、有尊严地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也可以说,从人之常情、人之亲情和一个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甚至一个人性格特征和职业特点出发去满足其心底的最后的愿望,就是具体的临终关怀。

  

聚合标签:

有用+1! ()

上一篇:特殊祭祀之沉祭

下一篇:丧葬挽联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