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中国殡葬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管理员2020-11-12【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五、构建和谐的殡葬文化观

  人类社会的发展以文明进步为标志,人类文明的进展是以人对自身不断深入的认识来实现的,而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来源于对人的生死认识理念的不断领悟和理解作为进程的。重视人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既是贯彻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之追求的落脚点,也是人类智慧哲思的升华。现代和谐的殡葬文化观,应以更能体现人生命的价值,体现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敬重来实现,是对逝者与生者的双重尊重与双向抚慰,逝者更有尊严,生者更受感染,通过高尚的生命意识和圣洁的丧葬理念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更加珍爱生命,更加热爱生活。

  殡葬文化的演变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并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而进步。传统殡葬文化中盛行的“薄养厚葬”观念,与农耕社会经济水平低下,人们普遍处于脆弱的生存线附近的物质保障水平有关,物质基础决定了赡养的水平。厚葬的观念维系了古代宗法制度的伦理理念,维系以孝文化为基础的丧葬仪式的德化教育功能。进入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厚养薄葬”,则既与近现代科学发展对生死观念物理化而带来对传统殡葬文化的扬弃有关,也与现代社会、文化领域以唯物论为指引的哲学理念的价值观相呼应,薄葬是对死亡和死者物理化处理的逻辑演绎,厚养则与工业化时代社会生产效率提高从而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物质保障水平提升相映衬。反思这一观念,忽略人的精神价值和人的生命意义,也使社会大众心理对死亡无所畏惧以至对生命无所敬畏,更有甚者,对生命的价值无所尊重,从而其消极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价值观的完善与升华。对于人来说,重生也应重死,生与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从而和谐统一的。无生即无死,无死亦无生。生命的诞生是重要的,生命的逝去同样重要,都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展示和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视逝者的人文关怀,重视对生命逝去的尊重和敬畏,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死亡的重视,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从理念、情感、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从这个意义出发,现代意义的殡葬文化,宜提倡厚养厚葬,或者称为厚养重葬,葬的“厚”或者“重”应该体现在精神层面的重视,并不是体现在物质上的挥霍或者仪式上的繁冗,而是体现社会各界及逝者亲属对逝者生命自身的敬畏和尊重,体现对生命价值本身的敬重,更加彰显生命的价值。

  现代的殡葬文化观应该是和谐的殡葬文化观,具体体现多方面的和谐:一是体现生者与死者的和谐,死者安详逝去,生者在追思中更加珍惜生活,平静对待生活,更加热爱生命;二是体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对死亡更加宽容,不离弃,不恐惧,不忌讳,不避讳,既是对逝者的宽容,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是对生者的理解和支持,为生者构建和谐的生活空间;三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死亡是自然规律,现代的殡葬文化应更加体现对逝者回归自然的引导和指引,对逝者的丧葬过程更加符合现代自然理念的环保观念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生命的过程终结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对现代殡葬文化观的构建既是紧迫的,也是逐渐演进的过程,不能仅仅追求毕其功于一役,需持任重而道远的理念,因为对生命的认识,对人生存意义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人类持续探索和永恒追求的命题。现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对生命意义的教育,尤其要注重对死亡的教育,增强人们对生命认识的涵养。国外在学生教育阶段,根据不同年级有不同阶段的生命教育内容,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模式。我国近年来也逐渐重视学生教育中体现生命教育的内容和知识,但还远远不够。从中小学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可贵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生命的喜悦,体验生命的意义,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促进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正确认识生死悲欢,珍爱生命,乐观向上,意义重大。

  人类文明的漫长经历大部分都是在农耕社会中衍生的,殡葬文化的基础和依托也是农耕文明。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以后,传统的殡葬文化与现代人生活和精神的不相契合之处益显突出。合理吸收传统殡葬文化的追思怀念的内核,重视人生的生命价值,并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现代人对逝者以及死亡的合理的宣泄渠道,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现代人工作和生活的半径逐渐扩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如儒家的为父母守“三年之丧”的做法已经自然消失。但生者对逝者的怀念和祭奠却依然是人们的正常诉求。近年来,电子网络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逐渐渗透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可以研究和推广网络E文化,对传统殡葬文化也是一种继承和扬弃。构建网络殡葬文化,一是可以设立网上追思怀念的网站。对于逝去的人设立一个虚拟的网上家园,可以放上逝者的影像资料、文字记载等,建立逝者与生者的虚拟联系,缓解和释放生者的心灵追思。英国《金融时报》载,一对逝者夫妇因为思念早逝的孩子,在网上建立了一个追思网站,对他们自己的心灵起到了很大的抚慰作用。网站在得到更多的点击量之后,也吸引了很多人加入到这个行列,甚至有生者委托网站经营管理者,提前在网站上预存了自己的遗书,预约在自己死去之后,代理自己为亲属寄去关切的话语和抚慰。二是可以设立网上祭奠网站,引导人们从传统的现场扫墓到网上祭奠,从传统的祭扫的特定时间(清明节等)和特定地点(墓穴所在地)的双重约束中解脱出来,同时又满足人们祭扫的心理需求。如今,人们的流动性越来越大,有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或在异乡工作的人,清明节大奔赴祖籍扫墓殊为不便,网上祭奠则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三是构建网上墓园,在倡导不保留骨灰的遗体处理方式的同时,为民众提供网上墓园,提供符合逝者遗属需求的场地。这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转变都有十分柔性的契合。

  社会各界也应重视殡葬文化的弘扬,共同维护与创造和谐积极的殡葬文化观。作家陆幼青曾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书写了其生命逝去之前历程的《死亡日记》,感而不伤,情感真挚。日本2008年拍摄的电影《入殓师》,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描述了一个大提琴师从事临终关怀的入殓行业,美丽的画面、优美的音乐、质朴的情节、真挚的感情描述了对生命最后一程的尊重和珍视。这些作品都为彰显生命的价值、揭示死亡的意义做出了积极贡献,唤起了人们对死亡以及生命的更深刻的体悟和理解。构建现代和谐的殡葬文化观正应如此,让社会各界对殡葬文化焕发出更积极的共鸣。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明演进中永恒的主题,殡葬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亦如是。殡葬文化的传承是为了创新,而殡葬文化的创新也要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之上。现代和谐的殡葬文化观,也要能充分吸收传统殡葬文化中的精华,比如儒家殡葬文化中的孝、佛家殡葬文化中的善。现代殡葬文化观,应该是“孝、善兼备,以人为本”的和谐的文化观。当然,如何构建和丰富现代殡葬文化观的内涵,既不能守株待兔,也难以一蹴而就,需要以审慎和积极的态度去探索和实践。

聚合标签:

有用+1! ()

上一篇:特殊祭祀之沉祭

下一篇:丧葬挽联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