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郑敏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
管理员2022-02-23【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刘燕|郑敏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
刘燕国际比较文学2021-01-2909:00
本文载于《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0年第3卷第4期
作者简介
刘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女性文学、国际汉学。
摘要
“九叶派”诗人之一郑敏是百年现代汉诗的亲历者。作为一个承接20世纪40年代与80年代两个时期的女诗人,郑敏成为英语学界获得较多关注的当代作家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其诗歌逐渐得到了海内外学者、翻译家、汉学家的译介与研究。本文以郑敏诗歌的英译为个案,梳理了她在英语世界的译介语境、传播方式与学术评价等,以此探寻中国现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传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歌;九叶派;郑敏;英语翻译;文学传播
百岁老人郑敏(1920—)被誉为中国诗坛的常青树,是百年现代汉诗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其持续不断、充满激情的创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与现代诗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学典范。作为一位承接40年代、80年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女诗人,郑敏是英语学界关注较多的作者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郑敏的中文诗逐渐得到海内外学者、翻译家、汉学家的译介与研究,被选入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现代诗歌或世界文学的经典文集之中。本文旨在以郑敏诗歌的英译为个案,梳理中国现代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状况、译介语境、传播路径、研究状况与学术评价等,管窥中国现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传播的有效策略,并提出多方联手的传播机制、翻译与阐释模式、推广平台与出版运作等多种文学传播路径。
一、世纪回顾:郑敏现代诗的英语译介语境
郑敏于1920年7月18日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闽侯),本科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39—1943);留学于美国布朗大学英语系(1949—1952),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55年郑敏回国,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1955—1961)、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现为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工作,直至退休。作为“西南联大诗人三星”之一(其余二人为穆旦、杜运燮),郑敏自1943年开始,在《明日文艺》(桂林)、《大公报·星期文艺》(天津)、《中国新诗》(上海)等期刊或报纸副刊发表诗歌,是诗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1949年4月,巴金主编的10辑《文学丛刊》由文化生活出版社(上海)出版,《诗集:1942—1947》属于这个丛刊之一,收录了郑敏早期发表的现代诗62首,这本薄薄的诗集奠定了这位年轻女诗人在40年代中国现代诗坛的地位。不过,在赴美留学(1948—1955)、回国工作(1955—1979)的近三十年中,郑敏没有发表过一首诗,在文学界销声匿迹。直到1979年,郑敏作为归来的诗人,奇迹般地开始了“第二度”创作,陆续出版了《寻觅集》(1986)、《心象》(1991)、《早晨,我在雨里采花》(1991)、《郑敏诗选1979—1999》(2000);译诗《美国当代诗选》(1987);批评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1982)、《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1998)、《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1999)、《思维·文化·诗学》(2004)等;2012年集大成的6卷本《郑敏文集》出版。相对于同辈诗人而言,后期的郑敏厚积薄发,老当益壮,令人刮目相看。
郑敏
与联大诗人穆旦、袁可嘉、杜运燮等一样,作为一个承接20世纪40年代与80年代二个时期的现代诗人,郑敏以其独特的形象存在着。因为“九叶派”不仅代表了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已经与世界同步,而且把这个被压抑的现代主义文学传统保持下来,最终作为“归来者”,在80年代重新浮出历史地表。郑敏的创作聚焦于汉语诗歌的现代性和主体性,对西方文化与古典诗学进行了积极的阐释与转化。郑敏在十四行诗、组诗、图形诗、语言诗、结构-解构批评、英语译诗等领域成果丰硕,特立独行,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国际接轨。
中国现代诗歌的英译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诗刊》(美国芝加哥)、《天下月刊》(上海)、《北平纪事》(北京)等一些中外英语期刊上刊载了零星的英译新诗,如:《天下月刊》在1935—1936年间刊登了邵洵美、闻一多、卞之琳、戴望舒、梁宗岱、李广田等年轻诗人诗歌作品的英译本,由英国作家、学者哈罗德·艾克顿(HaroldActon,1904—1994)及其中国学生(北京大学西语系)陈世骧(Shih-hsiangChen,1912—1971)合作翻译,这大大晚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1936年,他们合作编译的英译诗集《中国现代诗选》(ModernChinesePoetry)由英国伦敦的达克沃斯(Duckworth)公司出版,入选诗人(按照拼音排序)共15位:陈梦家、周作人、废名、何其芳、徐志摩、郭沫若、李广田、林庚、卞之琳、邵洵美、沈从文、孙大雨、戴望舒、闻一多、俞平白。他们都是当时活跃在诗坛的年轻诗人,收入的诗歌多为浪漫主义、象征主义风格。作为第一个新诗英译本,《中国现代诗选》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聚合标签:优秀祭文
有用+1! ()
下一篇:空欢喜
更多相关
随机图文
-
祭恩师庹公文——吉首大学儒学会全体同仁叩首
2015年5月2日,恸闻恩师仙逝,海内同悲,天地失色,讣闻始至,九内学子衔哀致诚。纷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先师庹公之灵。 曰: 呜呼我师!天丧予!天丧予!擎天失柱, -
清明节填土,推迟了一天
本来打算今天带小子去添坟,小子大了责无旁贷,可是民间说法今天初一,日子不好需要添坟铲土的方向,否则会有不吉利风水最大的天坑说法,于是我和孩子姑姑沟通之后,决定 -
曹操撰写的祭文:《祀故太尉桥玄文》|曹操亲笔经典祭文赏析
哀思花圈008 曹操撰写的祭文:《祀故太尉桥玄文》|曹操亲笔经典祭文赏析 中国古代祭文是中国文体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多以那足可令人意奔神骇、心惊骨折的 -
农村去世通用挽联集锦,通用挽联
永记慈恩 农村去世通用挽联集锦_通用挽联 _中国花圈速递网 1 陇上犹留劳迹 堂前共仰遗容 挽联 2 一生俭朴留典范 半世勤芝传嘉风 挽联 3 勤俭度日遵遗训 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