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郑敏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

管理员2022-02-23【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英国记者、诗人、学者罗伯特·白英(RobertPayne,1911—1983)曾在西南联大工作过一段时间,与卞之琳、闻一多是同事,比较熟悉联大诗歌圈。1947年他编选的《当代中国诗歌》(ContemporaryChinesePoetry,London:Rouledge)出版,闻一多、卞之琳、袁可嘉等亲自参与了这个诗集的编选与翻译工作,选录了从“五四”运动到1947年间徐志摩、闻一多、何其芳、冯至、卞之琳、俞铭传、臧克家、艾青和田间共9位诗人的113首诗作。不久,白英编辑出版了《小白驹:自古至今中国诗选》(TheWhitePony:AnAnthologyofChinesePoetryFromTheEarliestTimetoThePresentDay,London:GeorgeAllen&Unwin,1949),除了古代诗人,还选录了8位现代诗人的22首诗歌,与前一本有所重合,如闻一多、冯至、卞之琳、俞铭传、艾青、田间等,此外还包括毛泽东。
1949年之后,由于中美、中西几乎处于文化隔绝状态,作为冯至、卞之琳的西南联大的学生,郑敏、穆旦、袁可嘉、杜运燮等一批出现于40年代的青年诗人,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才开始为人所知。这得益于美籍华裔学者、旧金山州立大学东亚系任教的许芥昱(Kai-yuHsu,1922—1982),他于1940年入读西南联合大学,最初主修工程,后转到外语系,受教于吴宓、闻一多、冯至、卞之琳、沈从文等,从事新诗创作、话剧的编写和演出,有很深的“联大情结”,熟悉40年代“联大诗人群”。移居美国后,许芥昱意识到要让外国人对现代中国有准确深入的了解,有必要译介中国现代文学。他注意到大多西方学者并不精通汉语,在转译、解说现代诗的过程中存在隔膜?于是他开始从事这项艰巨的翻译工作,成为美国译介、传播中国现代诗歌的开拓者。1963年,许芥昱独自翻译、主编的英语版《二十世纪中国诗选集》(Twentieth-CenturyChinesePoetry:AnAnthology)由纽约的达宝兑(Doubleday)公司出版,1970年康奈尔大学再版;这是继哈罗德·艾克顿、罗伯特·白英的英译本之后,中国现代诗歌在海外译介的标志性作品,收入1920—1940年间44位诗人的350首诗。该诗集按照先锋诗人(ThePioneer)、新月派(TheCrescentSchool)、玄学派(MetaphysicalPoets)、象征派(Symbolists)、独立派及其他(IndependentsandOthers)等分类排列,郑敏置于独立派行列,收入了其英译诗12首:《寂寞》(Loneliness)、《人力车夫》(TheRickshaPuller)、《马》(TheHorse)、《一瞥》(AGlance)、《西南联大颂》(ISingofLienta)、《生命》(Life)、《旱》(TheDrought)、《荷花(观张大千氏画)》(TheLotus)、《兽(一幅画)》(WildBeasts:APainting)、《濯足》(DippingMyFeetinWater)、《冬日下午》(AWinterAfternoon)、《晚会》(EveningAppointment),皆从郑敏的《诗集,1942—1947》中选出,占该诗集(共62首)的近五分之一,数量之多,令人惊叹。这是郑敏的现代诗首次被译为英文,而此时身在北京的她对此却一无所知。在这本译诗集的序言中,许芥昱把郑敏描述为一位40年代的独立诗人:“她对生活的阐释展示了一种惊人的复杂性(aremarkabledegreeofsophistication),她既不像臧克家那样描写生活紧张时刻,也不像何其芳与李广田那样记录真实的平凡瞬间。她的眼睛不停地审视着生活的地平线、城市与乡村,并对此进行沉思(shereflectsonit)。”应该说,这个评价非常准确,抓住了郑敏诗歌的“复杂性”与“沉思”等现代主义诗歌特质。许芥昱还栩栩如生地描述到:“1949年,戴着眼镜、梳着两条长长马尾辫的郑敏静静地漫步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园里。在抗战期间,这是中国许多诗人聚集并保持文学创作火花的地方:冯至、卞之琳、闻一多、李广田都在此参与各种讨论,他们成为许多年轻作家的灵感来源和维系力量。但是郑敏很少参加这些活动。她声音美丽,喜欢唱歌,更喜欢阅读哲学方面的书。在那些日子里,她安静地写作,发表的作品并不多,但每一首诗都带给读者一股清新的空气。在她的诗歌中,读者可以看到她平静而温和(calmandgentle)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敏感(thesensitive)而又时常烦恼的心(troubledheart)。她的诗歌风格优雅而精致(elegantandpolished),融合了冯至和卞之琳的一些品质。”很可能许芥昱与郑敏在联大校园有过交往,他才能把郑敏的外貌、个性、学识、师承关系和时代气氛,描述得具体生动,细节逼真。不过,许芥昱的个别介绍并不完全正确,他把郑敏的出生标为(1924?)表明他并不十分确定郑敏的出生时间,实际上郑敏出生于1920年,比他还要大2岁。郑敏于1955年留学回国,而非许芥昱介绍的1959年。当然,这几处笔误有情可原,毕竟那时许芥昱远隔重洋,无法与国内的作家保持联系。入选《二十世纪中国诗选集》的冯至、卞之琳、闻一多、李广田等都是许芥昱熟悉的联大老师,他翻译这些诗人的诗作可谓得心应手。但不知何故,这个选集并未收录穆旦、袁可嘉、唐湜、杜运燮等诗人的诗作,也许是许芥昱对他们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总体上,《二十世纪中国诗选集》选材新颖,既有忠实雅洁的译文,又有精辟中肯的阐释,指出了中国现代诗人从外国文学和本土文学吸取营养的必要性,揭示了古诗与今诗的渊源,开一代风气,它出版后深受学界欢迎,成为英语学界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权威译本之一。此后一些中国现代诗歌的英译本很多采用许芥昱的译诗。

聚合标签:优秀祭文

有用+1!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点击排行

本站推荐

[!--temp.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