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殡葬资讯 > 丧葬文化丧葬文化
我的父亲(一)
管理员2019-11-18【丧葬文化】人已围观
我的父亲贾绍白,1935年3月18年出生在吉林省永吉县。十六岁参加教育工作。享年六十岁。家族历史常听伯父讲起,我的老家是河北省宁河县贾家庄。我们家族是当年我的高祖和他的兄弟三人挑着担从河北省宁和县贾家庄闯关东来到吉林的。兄弟三人在路途中一个小村庄找水喝时走散,我的高祖父就一个人辗转落户到今天的吉林省永吉县五里河子镇三家子屯。靠自己的勤奋买了地盖了房子,娶了媳妇,生了三个儿子,(我的三个曾祖)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相对稳定的太平生活。几年时间,便成了当地的富裕之家。正是有了我的曾祖们的繁衍生息,才有了今天我们这个贾氏家族的繁荣昌盛。在我老家的祖坟上,最上边有三座最大的坟墓,就是我的三个曾祖的墓地,我们每次上坟都要先祭奠三位老祖宗。父亲的童年生活以及先祖们的生活情况,伴随着父亲和老一辈人的去世,都无人知晓了。只知道贾家是个大家族,我爷爷那辈就有二十多个堂兄弟,小时候过年给长辈拜年,爸爸介绍;这是这是七爷、九爷、这是十一爷、这是十四爷、十五爷……弄得我直晕!三家子屯至今还生活着十一爷、十四爷的后人。伯父说,贾家是本地的大户人家,种地务农,老少三辈几十口人居住在一起。当时住的就是青砖瓦房,用砖墙围成的大院,还带有门楼,有地有牛有马,孩子们都识文断字,生活非常富裕。父亲有一个姑奶,她是我祖父的亲姑姑。据说这位姑奶可了不起,有二十多个亲侄子。每次回娘家省亲,派场可大了,坐着轿子,护送的就有三四十人。无论走到哪家,都是隆重的招待。这家没待多长时间,另一家就来接了。每个侄儿子都争着孝敬。父亲的姑奶有一个儿子,是我父亲的亲表叔,我们小辈的都叫他老王老爷。这位老王老爷可有意思了,说话大嗓门,喜欢喝酒,记性不好,忘性大。他每年都要来我家几次,每次都找不到我家。有一次来正好在街道上遇到我,问到:小朋友,你知道老贾家在哪住吗?我说老爷好!我领你去。他说你是谁呀?你认识我吗?我说:我认识你,你是我的老王老爷,我是贾讴啊!老王老爷哈哈大笑说:啊,是贾讴啊,这孩子好,这孩子认识我。来到家里在饭桌上又指着我说:这孩子好,这孩子认得我,你叫什么名字来的?我说我叫贾讴。啊,对,叫贾讴,这孩子好,这孩子认得我。过了一会又问:你叫什么名字来的?我说我叫贾讴。老爷说:对,叫贾讴,这孩子好,这孩子认得我。我们兄弟姐妹实在忍不住,跑到屋外哈哈大笑起来。父亲这辈有亲兄弟三人。堂兄弟能有二十多人吧。在堂兄弟中父亲行六。每次我的堂叔们来都管我的父亲母亲叫六哥六嫂。那时我小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是伯父告诉我以前大家庭一个爷爷的兄弟都是在一起排序的。父亲的大哥在伪满时期被抓了壮丁,在牡丹江附近染病去世。留下了大伯母和一个遗腹女。家里只剩下祖父祖母、二伯父和父亲,还有大伯母带着孩子生活在一起。那时父亲还小,还没有成家。但是家道已经开始衰落。为了养这一家人,二伯父参加了三青团,在永吉县国民党政府工作,正是因为这份工作,二伯父在六十年代被打成了右派,被下放到农村,这是后话。那时的生活过得很艰难,为了生活,爷爷带领全家来到了吉林市。这时二伯父已经结婚。全家十多口人挤在一间房子。(未完待续)
聚合标签:
有用+1! ()
更多相关
随机图文
-
讣闻范例
哀思花圈004 讣闻范例_重庆殡葬网 依昔旧年流水 却不见故人离中秋节只有两天了,他想下河弄点鲜鱼改善生活,一去不回 ◎逝者:谢防震 ◎终年:32岁 ◎性别:男 ◎籍贯:山东单县 ◎追思人:其深圳的友人 -
挽父亲联
德泽犹存 挽父亲联_重庆殡葬网 情伤陟岵[横幅] 生我抱痛[横幅] 严讯难忘[横幅] 陟岵兴悲[横幅] 深恩未报惭为子;隐憾难消忝作人。 多感佳 -
清明节可以在家祭拜祖先吗?清明烧纸的时间!
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清明扫墓期间,又有 -
丧事对联大全
哀思花圈009 丧事对联大全-花圈速递网 前世典范,后人楷模 名留后世,德及乡梓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鹤驾已随